第二个字是一的成语 (106个)

61

时,此

成语拼音: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成语解释:
那是个时候,现在又是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时,此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62

不杂

成语拼音:
chún yī bù zá
成语解释:
纯:纯粹;:单;杂:驳杂,不纯洁。形容纯粹、单,没有杂质
成语出处:
鲁迅《“题未定”草》:“东林党也有小人,古今来无纯不杂的君子群。”
63

而终

成语拼音:
cóng yī ér zhōng
成语解释: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成语出处: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而终也。”
64

知己,死可无恨

成语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语解释: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成语出处:
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知己,死可无恨’。”
65

杯羹

成语拼音:
fēn yī bēi gēng
成语解释:
羹:肉汁。分给我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杯羹。”
66

大白

成语拼音:
fú yī dà bái
成语解释: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大杯酒。后指满饮大杯酒。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67

大瓟

成语拼音:
fú yī dà páo
成语解释: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瓟:同“匏”,匏瓜。原指罚饮大杯酒。后指满饮大杯酒
成语出处:
清·朱彝尊《黄征君寿序》:“目击其先公之大节,具书于国史,先生之心,足以自慰,于介寿日,宜浮大瓟者也。”
68

劝百

成语拼音:
fě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69

劝百

成语拼音:
fá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
处罚个人以惩戒众人。
成语出处:
唐·韩愈《谁氏子》:“罚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以劝百,罚以惩众。’”
70

漏万

成语拼音:
guà yī lòu wàn
成语解释:
只说到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念万漏。”
71

不二

成语拼音:
huà yī bù èr
成语解释:
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新嫂嫂连忙改口道:‘魏老格人倒是划不二格。’”
72

之法

成语拼音:
huà yī zhī fǎ
成语解释:
指全体遵行、无例外的法令政策。
成语出处:
《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之法。”
73

雌雄

成语拼音:
jué yī cí xióng
成语解释: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74

废百

成语拼音:
jǔ yī fèi bǎi
成语解释:
举:提出;废:弃。提出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所恶执者,为其贼道也,举百废百也。”
75

警百

成语拼音:
jiān yī jǐng bǎi
成语解释:
个人来敬告批人
成语出处:
清 夏燮《后序》:“歼警百,消其观望。”
76

识百

成语拼音:
jiāo yī shí bǎi
成语解释: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而识百。”
77

胜负

成语拼音:
jué yī shèng fù
成语解释:
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不如从武城将军之计,渡江决胜负为上。”
78

死战

成语拼音:
jué yī sǐ zhàn
成语解释:
拼死战以决胜负。
成语出处:
《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面,独不能与贼决死战耶。”
79

失,长

成语拼音: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经:经历;智:智慧,聪明。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失,长智耳。”
80

周三

成语拼音:
jìng yī zhōu sān
成语解释:
径:圆的半径;周:圆的周长。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3,比喻两者相差很远
成语出处:
《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 赵爽注:“圆径而周三。”
* 第二个字是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