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之的成语 (189个)
-
101
情之所钟
- 成语拼音:
- qíng zhī suǒ zhōng
- 成语解释:
- 钟:汇聚,专注。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 成语出处:
- 《晋书·王衍传》:“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102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成语拼音:
-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
- 成语解释:
- 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 成语出处:
- 《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103
如之奈何
- 成语拼音:
- rú zhī nai hé
- 成语解释:
- 怎幺办。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104
十之八九
- 成语拼音:
- shí zhī bā jiǔ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成语出处: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
-
105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 成语拼音:
- 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 成语解释: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
106
失之东隅
- 成语拼音:
- shī zhī dōng yú
- 成语解释: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107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成语拼音:
-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 成语解释:
-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108
束之高阁
- 成语拼音:
- shù zhī gāo gé
- 成语解释:
-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成语出处:
-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
109
束之高屋
- 成语拼音:
- shù zhī gāo wū
- 成语解释:
- 同“束之高阁”。
- 成语出处:
- 明·李贽《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
110
驷之过隙
- 成语拼音:
- sì zhī guò xì
- 成语解释:
-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 成语出处:
-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
111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成语拼音:
-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成语出处:
- 《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
112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成语拼音:
-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113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成语拼音:
-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 成语解释: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成语出处:
- 《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
114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 成语拼音:
-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
- 成语解释: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成语出处:
- 《隋书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验!”
-
115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成语拼音:
- shàng zhī suǒ hào,xià bì cóng zhī
- 成语解释:
- 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116
收之桑榆
- 成语拼音:
- shōu zhī sāng yú
- 成语解释: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117
受之无愧
- 成语拼音:
- shòu zhī wú kuì
- 成语解释: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成语出处: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
118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 成语拼音:
-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
- 成语解释: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成语出处:
-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这一种杂志,大约小峰是食之无味,弃之不甘也。”
-
119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成语拼音:
-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 成语解释:
- 味:滋味。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
- 成语出处:
-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120
绳之以法
- 成语拼音:
- shéng zhī yǐ fǎ
- 成语解释: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成语出处:
-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第二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