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五的成语 (16个)

1

成语拼音:
èr wǔ ǒu
成语解释:
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比喻狼狈为奸
成语出处: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二耦。”
2

关斩六将

成语拼音: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成语解释: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成语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3

骂六

成语拼音:
hèn wǔ mà liù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

之位

成语拼音:
jiǔ wǔ zhī wèi
成语解释:
: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出处:
《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之位。”
5

之尊

成语拼音:
jiǔ wǔ zhī zūn
成语解释:
: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出处:
《周易 干》:“九,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6

挂四

成语拼音:
qiān wǔ guà sì
成语解释:
谓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7

人六

成语拼音:
rén wǔ rén liù
成语解释:
装模作样,假正经。
成语出处:
王朔《枉然不供》:“别看那小子装得讲四美、人人六的样儿,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背着人嘴脏着呢。”
8

成群

成语拼音:
sān wǔ chéng qún
成语解释:
三个一伙;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成语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成群,高谈嬉笑。”
9

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成语拼音: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
成语解释: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10

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成语拼音: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解释:
比喻心情不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11

斗米折腰

成语拼音: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语解释:
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成语出处:
《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12

登三

成语拼音:
xián wǔ dēng sān
成语解释: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帝而超于三王。
成语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13

郭公

成语拼音:
xià wǔ guō gōng
成语解释:
《春秋》一书中,“夏”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成语出处: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14

喝六

成语拼音:
yāo wǔ hè liù
成语解释:
掷骰子时的喊声(、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
15

十步笑百步

成语拼音: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成语解释:
作战时败逃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十步而后止。以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6

一十

成语拼音:
yī wǔ yī shí
成语解释:
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第二个字是五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