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所的成语 (81个)

41

欲言

成语拼音:
chàng suǒ yù yán
成语解释: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欲言”。
成语出处:
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便人,畅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42

不容

成语拼音:
lǐ suǒ bù róng
成语解释:
道理不能允许。
成语出处:
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既理不容,亦情不安。”
43

能及

成语拼音:
lì suǒ néng jí
成语解释: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成语出处: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能及。”
44

不为

成语拼音:
mǐ suǒ bù wéi
成语解释:
靡:无,没有;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男好女犹可言也,女好男,遂至无耻丧心,灭伦败纪,靡不为,如武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是也。”
45

底止

成语拼音:
mí suǒ dǐ zhǐ
成语解释:
谓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底止。”
46

适从

成语拼音:
mí suǒ shì cóng
成语解释:
不知何依从。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或拟议不定,靡适从。”
47

未睹

成语拼音:
mù suǒ wèi dǔ
成语解释:
睹:看。从来没有看见过
成语出处:
宋·洪迈《夷坚乙志·杨戬二怪》:“小童入报有女子往来室中,妻遽出视之,韶颜丽态,目未睹。”
48

未闻

成语拼音:
qián suǒ wèi wén
成语解释:
从来没有听说过。
成语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黄婆》:“此事前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不有。”
49

未知

成语拼音:
qián suǒ wèi zhī
成语解释:
新经历或重新经历,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
成语出处:
50

共知

成语拼音:
rén suǒ gòng zhī
成语解释:
人人都知道。
成语出处:
宋 朱熹《封建》:“百于古今之变,利害之实,人共知而易见者,亦复乖戾如此。”
51

欲为

成语拼音:
rèn suǒ yù wéi
成语解释:
任:听凭;欲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时鱼肉乡愚,无恶不作,到这时候有了护符,更是任欲为的了。”
52

牛羊

成语拼音:
tú suǒ niú y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成语出处:
《大涅磐经·迦叶品》:“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
53

不备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bèi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成语出处: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不备。”
54

不包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bāo
成语解释:
包:包容。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术,无不包。”
55

不及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jí
成语解释: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成语出处:
《鹖冠子·环流》:“故命无不在,无不施,无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56

不尽其极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
成语解释:
犹言竭尽其有。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赶到她宴请日本人的时候,她也无不尽其极的把好的东西拿出来,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气。”
57

不可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kě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可的。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蚡事魏其无不可。”
58

不容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róng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
成语出处:
《魏书》:“朕于天下无不容,而况植乎?”
59

不谈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tán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谈论的
成语出处:
叶圣陶《微波》:“他们无不谈,谈主义,谈问题。”
60

不闻

成语拼音:
wén suǒ bù wén
成语解释: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不闻。”
* 第二个字是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