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机的成语 (61个)

21

便发

成语拼音:
chù jī biàn fā
成语解释:
: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会便要发作。
成语出处:
《旧唐书·韦思谦传》:“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便发,固宜为身灾也。”
22

打劫

成语拼音:
chéng jī dǎ jié
成语解释:
谓利用会掠夺钱财。
成语出处:
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打劫。”
23

落阱

成语拼音:
chù jī luò jǐng
成语解释:
:触动关;阱:陷阱。触动关掉进陷阱。比喻遭到暗算
成语出处:
明·沈景《义侠记·奇功》:“叶子盈,我遭逢时乖运梗,你为甚也触落阱?”
24

应变

成语拼音:
chéng jī yìng biàn
成语解释:
随着时或情况而变化。形容灵活
成语出处:
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乘应变,料难逃漫天圈套,管教似探囊取寄,使人绝倒。”
25

贵断

成语拼音:
dāng jī guì duàn
成语解释:
当:面临;:时;断:决断。在紧要关头贵在立即作出决断
成语出处:
《宋史·宋绶传》:“临事尚乎守,当贵乎断,兆谋先乎密。”
26

立断

成语拼音:
dā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成语出处: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立断。”
27

立决

成语拼音:
dāng jī lì jué
成语解释:
抓住时,立刻判决。
成语出处: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28

握杼

成语拼音:
dǎo jī wò zhù
成语解释:
脚踩布,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成语出处:
汉·徐幹《中论·爵禄》:“位也者,立德之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
29

再举

成语拼音:
dài jī zài jǔ
成语解释:
举:行动。等待时然后再行动
成语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再举。”
30

遘会

成语拼音:
féng jī gòu huì
成语解释:
遭逢会。
成语出处: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31

立断

成语拼音:
fé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
犹言当立断。
成语出处:
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立断。”
32

而动

成语拼音:
guān jī ér dòng
成语解释:
时:时。等待时然后行动。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3

而作

成语拼音:
guān jī ér zuò
成语解释:
见“观而动”。
成语出处:
《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而作,不得准诏行事。”
34

而行

成语拼音:
jiàn jī ér xíng
成语解释: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35

而作

成语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语解释:
看到适当时立即行动。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也。非智者孰能见而作乎?”
36

就计

成语拼音:
jiāng jī jiù jì
成语解释:
利用会施行计谋。
成语出处:
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37

成语拼音:
jiāng jī jiù jī
成语解释:
指随行事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4回:“那段氏刁顽,如或不允这头亲事,设或有个破绽,为害不浅。只得将罢。”
38

识变

成语拼音:
jiàn jī shí biàn
成语解释:
察看时,了解动向
成语出处:
《晋书 皇甫真载记》:“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鉴识变,唯皇甫真耳。”
39

行事

成语拼音:
jiàn jī xíng shì
成语解释:
:时;行事:办事。看准时立即办事。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40

妙用

成语拼音:
shén jī miào yòng
成语解释:
:心思;术:手段,策略。灵巧的心思,奇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只有狱卒心里明白,伏他的神妙用,受过重贿,再也不敢说破。”
* 第二个字是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