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机的成语 (61个)

41

再举

成语拼音:
dài jī zài jǔ
成语解释:
举:行动。等待时然后再行动
成语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再举。”
42

遘会

成语拼音:
féng jī gòu huì
成语解释:
遭逢会。
成语出处: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43

立断

成语拼音:
fé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
犹言当立断。
成语出处:
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立断。”
44

而动

成语拼音:
guān jī ér dòng
成语解释:
时:时。等待时然后行动。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45

而作

成语拼音:
guān jī ér zuò
成语解释:
见“观而动”。
成语出处:
《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而作,不得准诏行事。”
46

而行

成语拼音:
jiàn jī ér xíng
成语解释: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47

而作

成语拼音:
jiàn jī ér zuò
成语解释:
看到适当时立即行动。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也。非智者孰能见而作乎?”
48

成语拼音:
jiāng jī jiù jī
成语解释:
指随行事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4回:“那段氏刁顽,如或不允这头亲事,设或有个破绽,为害不浅。只得将罢。”
49

识变

成语拼音:
jiàn jī shí biàn
成语解释:
察看时,了解动向
成语出处:
《晋书 皇甫真载记》:“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鉴识变,唯皇甫真耳。”
50

行事

成语拼音:
jiàn jī xíng shì
成语解释:
:时;行事:办事。看准时立即办事。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51

乘变

成语拼音:
lǚ jī chéng biàn
成语解释:
犹随应变。
成语出处:
唐·韦应物《弹棋歌》:“履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52

立断

成语拼音:
lín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
立断。抓住时,立刻决断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临立断,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
53

能断

成语拼音:
lín jī néng duàn
成语解释:
立断。抓住时,立刻决断
成语出处:
《北史·樊子盖传论》:“子盖雅有干局,质性方严,见义而勇,临能断,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54

设变

成语拼音:
lín jī shè biàn
成语解释:
临到时制定应变计划
成语出处:
《北史·侯深传》:“深临设变,是其所长,若总大众,未必能用。”
55

应变

成语拼音:
lín jī yìng biàn
成语解释:
:时,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动地应付。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6卷:“不过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盖未论临应变,方略不同。”
56

一动

成语拼音:
líng jī yī dòng
成语解释:
:灵巧;灵活的心思。形容灵敏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57

制变

成语拼音:
lín jī zhì biàn
成语解释:
临到时制定应变计划
成语出处:
《周书·陆腾传》:“必望临制变,未敢顶陈。”
58

辄断

成语拼音:
lín jī zhé duàn
成语解释:
立断。抓住时,立刻决断
成语出处: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辄断。”
59

制胜

成语拼音:
lín jī zhì shèng
成语解释:
临:面临;:时,形势。临到会来时能以谋略取胜。比喻智灵活,富于谋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兵事临制胜,非可预言,愿假臣一乘,使得预谋于行间。”
60

鬼械

成语拼音:
shén jī guǐ xiè
成语解释:
【解释】:形容计谋阴险狡诈。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要从地僻人稀处,说出神鬼械谋。”
* 第二个字是机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