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 (300个)

101

不听

成语拼音:
kuǎn yán bù tīng
成语解释:
款:通“窾”,空。对于不真实的话不要听信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不听,奸乃不生。”
102

快语

成语拼音:
kuài yán kuài yǔ
成语解释: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成语出处:
103

无补

成语拼音:
kōng yán wú bǔ
成语解释:
空洞不切实际的论于事没有帮助
成语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无补。”
104

虚语

成语拼音:
kōng yán xū yǔ
成语解释:
虚:虚假。指不实在的话语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105

飞文

成语拼音:
liú yán fēi wén
成语解释:
蜚语。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丑诋,流飞文,哗于民间。”
106

飞语

成语拼音:
liú yán fēi yǔ
成语解释:
见“流蜚语”。
成语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飞语,何足凭信。”
107

风语

成语拼音:
liú yán fēng yǔ
成语解释:
蜚语。
成语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蛤蟆滩曾经转播过生宝和这女人的流风语。”
108

混话

成语拼音:
liú yán hùn huà
成语解释:
无根据无道理的语。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混话在肚子里。”
109

惑众

成语拼音:
liú yán huò zhòng
成语解释:
: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以欺骗、迷惑群众。
成语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惑众,欲以篡位。”
110

冷语

成语拼音:
lěng yán lěng yǔ
成语解释:
冷:不热;冷淡;不温和。不直接表达其意;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
成语出处:
宋 宝林《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冷语,暗地敲人?”
111

热语

成语拼音:
lěng yán rè yǔ
成语解释:
犹冷冷语。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第二十四卷:“三官说:‘欲待回家,难见父母兄嫂;待不去,又受不得亡八冷热语。’”
112

止于智者

成语拼音: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成语解释: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经不起分析。
成语出处: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止于智者。”
113

不文

成语拼音:
měi yán bù wén
成语解释:
文:饰。美善的辞,不需要修饰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寡见》:“良玉不雕,美不文。”
114

不信

成语拼音:
měi yán bù xìn
成语解释:
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信不美,美不信。”
115

要道

成语拼音:
miào yán yào dào
成语解释: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深微的道理。
成语出处: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要道,以疏神导体。”
116

会道

成语拼音:
néng yán huì dào
成语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会道。”
117

快说

成语拼音:
néng yán kuài shuō
成语解释:
见“能快语”。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
118

快语

成语拼音:
néng yán kuài yǔ
成语解释:
能说会道,词敏捷爽利。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119

兰臭

成语拼音:
nán yán lán xiù
成语解释:
: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其臭如兰。”
120

敏行

成语拼音:
nè yán mǐn xíng
成语解释:
: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而敏于行。”
* 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