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万的成语 (182个)

121

千形

成语拼音:
qiān xíng wàn zhuàng
成语解释:
各式各样的形状。形容变化多。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题枯苍陈氏画》:“摩拟肖似,而极于变化,千形状,不可窥测。”
122

千岩

成语拼音:
qiān yán wàn gǔ
成语解释:
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成语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宫有五洞交扃,九峰回挹千岩谷,秀聚其中。”
123

千岩

成语拼音:
qiān yán wàn hè
成语解释:
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124

青云

成语拼音:
qīng yún wàn lǐ
成语解释:
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第二出:“论做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里,早当驰骤。”
125

千言

成语拼音:
qiān yán wàn shuō
成语解释:
犹千言语。
成语出处:
《鹖冠子·世兵》:“千言说,卒赏谓何。”
126

千依

成语拼音:
qiān yī wàn shùn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
成语出处:
明 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顺。’”
127

千语

成语拼音:
qiān yǔ wàn yán
成语解释:
见“千言语”。
成语出处:
《四游记·太子被戏下武当》:“千语言劝解太子,如风过耳,不肯回朝。”
128

千状

成语拼音:
qiān zhuàng wàn duān
成语解释:
形容极为愁苦。
成语出处:
宋 王安石《与孙侔书》:“某忧痛愁苦,千状端,书所以不能具。”
129

千章

成语拼音:
qiān zhāng wàn jù
成语解释:
犹千言语。指书面文字。
成语出处:
《李卫公问对》中卷:“千章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
130

千真

成语拼音:
qiān zhēn wàn shí
成语解释: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据叔叔说得千真实,则是天地生人之性情,皆不灵矣,则是圣贤之名教,皆假设矣。”
131

千姿

成语拼音:
qiān zī wàn tai
成语解释:
见“千姿百态”。
成语出处: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态独秀峰。”
132

千状

成语拼音:
qiān zhuàng wàn tai
成语解释:
同“千态状”。
成语出处:
《宣和画谱·道释》:“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态,势若飞动。”宋·欧阳修《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133

千枝

成语拼音:
qiān zhī wàn yè
成语解释:
树的枝叶很多。形容关系错综复杂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辟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叶,则莫得弗从也。”
134

千真

成语拼音:
qiān zhēn wàn zhēn
成语解释: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是小的伏侍他上马,又是小的剥他的衣服,面貌认得仔细,千真真是他。”
135

日理

成语拼音:
rì lǐ wàn jī
成语解释:
理:处理;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成语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136

日试

成语拼音:
rì shì wàn yán
成语解释:
以每天试写言为验;以一日写上字的文章为考校。极言才气横溢,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言,倚马可待。”
137

日有

成语拼音:
rì yǒu wàn jī
成语解释:
见“日理机”。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进表》:“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机,何暇周览?”
138

十二

成语拼音:
shí èr wàn fēn
成语解释:
形容程度极深。
成语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要向你道歉,我要十二分诚恳向你道歉,请你原谅。”
139

生佛

成语拼音:
shēng fó wàn jiā
成语解释:
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家之香火。”
140

智周

成语拼音:
zhì zhōu wàn wù
成语解释:
天下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知周乎物而道济天下。”
* 第三个字是万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