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
601
九泉之下
- 成语拼音:
- jiǔ quán zhī xià
- 成语解释:
- 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
602
兼人之材
- 成语拼音:
- jiān rén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兼人:胜过人;材:通“才”,才能。超出一般人的才能。形容人能力强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一天到晚,忙了东又忙西,就是有兼人之材,恐怕亦办不了。”
-
603
揭人之短
- 成语拼音:
- jiē rén zhī duǎn
- 成语解释:
-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 成语出处:
-
604
惊人之举
- 成语拼音:
- jīng rén zhī jǔ
- 成语解释:
-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605
急人之困
- 成语拼音:
- jí rén zhī kùn
- 成语解释:
- 急:解急;救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难”、“急人之危”。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
606
急人之难
- 成语拼音:
- jí rén zhī nán
- 成语解释:
-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
607
精锐之师
- 成语拼音:
- jīng ruì zhī shī
- 成语解释:
-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
608
急人之危
- 成语拼音:
- jí rén zhī wēi
- 成语解释:
- 急:着急;危:危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成语出处:
-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
609
奸人之雄
- 成语拼音:
- jiān rén zhī xióng
- 成语解释:
- 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
610
兼人之勇
- 成语拼音:
- jiān rén zhī yǒng
- 成语解释:
-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 成语出处:
- 《汉书 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
611
急人之忧
- 成语拼音:
- jí rén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 成语出处:
- 《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
612
浸润之谮
- 成语拼音:
- jìn rùn zhī zèn
- 成语解释:
-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
613
金人之箴
- 成语拼音:
- jīn rén zhī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 成语出处:
-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614
济世之才
- 成语拼音:
- jì shì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
615
九世之仇
- 成语拼音:
- jiǔ shì zhī chóu
- 成语解释:
- 九世:九代,形容历时久远。指久远的深仇。
- 成语出处:
- 《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
616
箕山之操
- 成语拼音:
- jī shān zhī cāo
- 成语解释:
-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
617
经世之才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ì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经世:治理天下。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舟中上水遗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
618
金石之策
- 成语拼音:
- jīn shí zhī cè
- 成语解释:
- 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冯衍传》:“故信庸庸之论,破金石之策。”
-
619
集矢之的
- 成语拼音:
- jí shǐ zhī de
- 成语解释:
- 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敌,亲集矢于其目。”
-
620
箕山之风
- 成语拼音:
- jī shān zhī fēng
- 成语解释:
- 指隐士的风范。
- 成语出处:
- 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