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其的成语 (201个)

61

不安

成语拼音:
bù ān qí shì
成语解释: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成语出处: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室。”
62

不得

成语拼音:
bù dé qí sǐ
成语解释:
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死然。”
63

不得

成语拼音:
bù dé qí suǒ
成语解释: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情。”
64

地尽

成语拼音:
dì jìn qí lì
成语解释:
尽: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才,地能尽利,物能尽用,货能畅流。”
65

得售

成语拼音:
dé shòu qí jiān
成语解释:
售:推销,推行。得以推行他的奸计
成语出处:
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主权所在,名器不可假人,勿令矫伪者得售奸也。”
66

独擅

成语拼音:
dú shàn qí měi
成语解释:
独:独自;擅:据有。单独占据美名或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
《晋书·刘元海载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二公独擅美于前矣。”
67

独行

成语拼音:
dú xíng qí dào
成语解释: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道。”
68

洞悉

成语拼音:
dòng xī qí jiān
成语解释: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奸,斥逐不已。”
69

独行

成语拼音:
dú xíng qí shì
成语解释: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是,尤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70

二三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cāo
成语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心,穷不二三操。”
71

二三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dé
成语解释: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德。”
72

二三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jié
成语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73

二三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yì
成语解释: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心,临阵叛戾。”
74

复蹈

成语拼音:
fù dǎo qí zhé
成语解释: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
《宋史·子砥传》:“今复蹈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75

泛泛

成语拼音:
fàn fàn qí cí
成语解释:
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6章:“查办一下,并且下了一道泛泛词的禁烟命令。”
76

吠非

成语拼音:
fèi fēi qí zhǔ
成语解释: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主。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主也。”
77

各从

成语拼音:
gè cóng qí lèi
成语解释:
从:听从,顺从;类:种类,同类。各自都按好坏或种类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乾》:“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类也。”
78

各从

成语拼音:
gè cóng qí zhì
成语解释:
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志也。”
79

各得

成语拼音:
gè dé qí yí
成语解释:
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成语出处:
《荀子·正论》:“圣王在上,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事而各得宜。”
80

止知一,不知

成语拼音:
zhǐ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 第三个字是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