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取的成语 (73个)

41

断章

成语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
见“断章义”。
成语出处:
唐·张鷟《游仙窟》:“断章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42

阿匼

成语拼音:
ē ǎn qǔ róng
成语解释:
阿匼:一味迎合的样子。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杨再思传》:“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容,无所荐达。”
43

阿世

成语拼音:
ē shì qǔ róng
成语解释: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悦于人
成语出处: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44

阿顺

成语拼音:
ē shùn qǔ róng
成语解释: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他人的欢悦
成语出处: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容。”
45

阿意

成语拼音:
ē yì qǔ róng
成语解释:
阿意:迎合他人的心意;容:博别人的欢心。曲从其意,以悦于人
成语出处:
《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46

阿谀

成语拼音:
ē yú qǔ róng
成语解释:
阿谀:曲意逢迎;容: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得其喜悦。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47

苟合

成语拼音:
gǒu hé qǔ ān
成语解释:
苟合:苟且附合;容:悦,讨好。苟且迎合,悦于人。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48

哗世

成语拼音:
huá shì qǔ míng
成语解释:
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虚名。
成语出处:
宋·陆游《除宝谟阁待制谢表》:“窃慕隐居求志之风,尤耻哗世名之事。”
49

火中

成语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成语解释:
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50

就地

成语拼音:
jiù dì qǔ cái
成语解释:
就在原地寻所需要的材料。
成语出处:
《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51

金貂

成语拼音:
jīn diāo qǔ jiǔ
成语解释:
见“金貂换酒”。
成语出处: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酒。”
52

矜世

成语拼音:
jīn shì qǔ chǒng
成语解释:
矜:夸耀;宠:荣耀。炫耀才华,博时誉
成语出处:
宋·曾巩《徐复传赞》:“归于退求诸己,不矜世宠,余论次复事,颇采其意云。”
53

将欲之,必姑与之

成语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
成语解释:
姑:暂且。要想夺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之,必姑与之。”
54

将欲之,必姑予之

成语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
成语解释:
姑:暂且。要想夺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之,必姑予之。’”
55

将欲之,必先与之

成语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
成语解释:
要想夺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之,必姑与之。”
56

开科

成语拼音:
kāi kē qǔ shì
成语解释: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优异的士人。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57

灭虢

成语拼音:
miè guó qǔ yú
成语解释: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虞’之道也。”
58

妙喻

成语拼音:
miào yù qǔ pì
成语解释:
譬:比喻。用巧妙的比喻进行阐述
成语出处: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只见颂久在讲坛上步来步去,妙喻譬地讲得头头是道。”
59

能近

成语拼音:
néng jìn qǔ pì
成语解释: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0

囊中

成语拼音:
náng zhōng qǔ wù
成语解释:
囊:口袋。从口袋中东西。比喻办事毫不费力就可以办到
成语出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物耳。’”
* 第三个字是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