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取的成语 (73个)

61

金貂

成语拼音:
jīn diāo qǔ jiǔ
成语解释:
见“金貂换酒”。
成语出处: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酒。”
62

矜世

成语拼音:
jīn shì qǔ chǒng
成语解释:
矜:夸耀;宠:荣耀。炫耀才华,博时誉
成语出处:
宋·曾巩《徐复传赞》:“归于退求诸己,不矜世宠,余论次复事,颇采其意云。”
63

将欲之,必姑与之

成语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
成语解释:
姑:暂且。要想夺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之,必姑与之。”
64

将欲之,必姑予之

成语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
成语解释:
姑:暂且。要想夺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之,必姑予之。’”
65

将欲之,必先与之

成语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
成语解释:
要想夺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之,必姑与之。”
66

开科

成语拼音:
kāi kē qǔ shì
成语解释: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优异的士人。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67

灭虢

成语拼音:
miè guó qǔ yú
成语解释: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虞’之道也。”
68

能近

成语拼音:
néng jìn qǔ pì
成语解释: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9

闹中

成语拼音:
nào zhōng qǔ jìng
成语解释:
指在热闹的环境中保持清静的心态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您会云雨闹中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70

囊中

成语拼音:
náng zhōng qǔ wù
成语解释:
囊:口袋。从口袋中东西。比喻办事毫不费力就可以办到
成语出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物耳。’”
71

去粗

成语拼音:
qù cū qǔ jīng
成语解释:
除去杂质,留精华。
成语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72

弃短

成语拼音:
qì duǎn qǔ cháng
成语解释:
弃:抛开。舍弃短处采用长处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质》:“智者弃其所短而采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
73

弃瑕

成语拼音:
qì xiá qǔ yòng
成语解释: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成语出处:
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用。”
* 第三个字是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