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所的成语 (126个)

21

安于

成语拼音:
ān yú suǒ xí
成语解释: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成语出处:
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22

不出

成语拼音:
bù chū suǒ liào
成语解释: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料。”
23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hū
成语解释:
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②不知道该怎幺办。
成语出处:
《文选 宋玉》:“卒愕异物,不知出。”李善注:“不知从来。”
24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
同“不知措”。
成语出处:
晋·庚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厝。”
25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óng
成语解释: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从。”
26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kě
成语解释: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可。”
27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不知道该怎么办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桓子不知为。”
28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ún
成语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云。”
29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ǐ
成语解释:
以: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成语出处: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以。”
30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án
成语解释:
见“不知云”。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言。”
31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zhōng
成语解释: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成语出处:
宋 洪迈《夷坚甲志 崔祖武》:“后归乡里,不知其终。”
32

从心

成语拼音:
cóng xīn suǒ yù
成语解释: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33

寸有

成语拼音:
cùn yǒu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短,寸有长。
34

答非

成语拼音:
dá fēi suǒ wèn
成语解释: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问的事情。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35

得其

成语拼音:
dé qí suǒ zāi
成语解释:
:处;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其哉,得其载!”
36

夺人

成语拼音:
duó rén suǒ hào
成语解释:
强夺别人喜欢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好。”
37

大失

成语拼音:
dà shī suǒ wàng
成语解释: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38

果如

成语拼音:
guǒ rú suǒ liào
成语解释:
果:果真。事实果真和预料到的一样。形容料事如神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始,上怒未已,两府窃以曰:‘必重贬介,则彦博不安;彦博去,即吾属递迁矣。’既而,果如料。”
39

各抒

成语拼音:
gè shū suǒ jiàn
成语解释:
见“各抒己见”。
成语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中国历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见。”
40

智者见略同

成语拼音:
zhì zhě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智者:聪明有智慧的人;略:大致。指有见识者持见解大致相同
成语出处:
晋·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见略同耳。”
* 第三个字是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