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所的成语 (126个)

41

安其

成语拼音:
ān qí suǒ xí
成语解释: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习,毁不见。”
42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óng
成语解释: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从。”
43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
同“不知措”。
成语出处: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错,则人反其故。”
44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kě
成语解释:
可:合宜,好。指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可。”
45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wéi
成语解释:
为:做。不知道该怎么办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桓子不知为。”
46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ún
成语解释:
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云。”
47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ǐ
成语解释:
以: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成语出处: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以。”
48

不知

成语拼音:
bù zhī suǒ yán
成语解释:
见“不知云”。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言。”
49

从心

成语拼音:
cóng xīn suǒ yù
成语解释: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50

寸有

成语拼音:
cùn yǒu suǒ cháng
成语解释: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短,寸有长。
51

答非

成语拼音:
dá fēi suǒ wèn
成语解释: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问的事情。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52

得其

成语拼音:
dé qí suǒ zāi
成语解释:
:处;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其哉,得其载!”
53

夺人

成语拼音:
duó rén suǒ hào
成语解释:
强夺别人喜欢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好。”
54

大势

成语拼音:
dà shì suǒ qū
成语解释: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成语出处: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趋,非人力之能移也。”
55

大失

成语拼音:
dà shī suǒ wàng
成语解释: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56

敌王

成语拼音:
dí wáng suǒ kài
成语解释:
谓把天子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成语出处: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
57

阿其

成语拼音:
ē qí suǒ hào
成语解释:
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好。”
58

锋芒

成语拼音:
fēng máng suǒ xiàng
成语解释:
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斗争的矛头;向:指向。斗争的矛头指向的目标。
成语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
59

各尽能,按劳分配

成语拼音:
gè jìn suǒ néng,àn láo fēn pèi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60

智者见略同

成语拼音:
zhì zhě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智者:聪明有智慧的人;略:大致。指有见识者持见解大致相同
成语出处:
晋·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见略同耳。”
* 第三个字是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