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有的成语 (232个)

181

成语拼音:
yǒu fēng yǒu huà
成语解释:
教育意义。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化,宜室宜家。”
182

成语拼音:
yǒu gēn yǒu jù
成语解释:
根据,不是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八回:“郑恩听了这一席话,欲待不信,这卖油梆子现在,是他掐算出来的,似乎据,怎么不信?”
183

成语拼音:
yǒu gēn yǒu miáo
成语解释:
根据,线索。
成语出处: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这事虽奇,却还苗,想得起来。”
184

冤各头,债各

成语拼音:
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
成语解释:
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头,债各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185

成语拼音:
yǒu lì yǒu bì
成语解释:
好的一面,也坏的一面
成语出处: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世间事总是短,弊。”
186

成语拼音:
yǒu léng yǒu jiǎo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
成语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十分强调培养角的女接班人。”
187

成语拼音:
yǒu lái yǒu wǎng
成语解释:
指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
成语出处:
陶行知《怎样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虚心的请教他,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最好的教育是往。”
188

成语拼音:
yǒu láo yǒu yì
成语解释:
逸:安闲,逸乐。劳动的时候,也安逸的时候。指工作与休息安排得合适恰当
成语出处:
唐·欧阳詹《鲁山令李胄宴僚吏序》:“歌发其所自和,舞发其所自乐,穷八荒,竭千钟,强发扬,课丝竹,则逸,岂合欢之意欤!”
189

成语拼音:
yǒu míng yǒu lì
成语解释:
名誉又利益
成语出处:
190

成语拼音:
yǒu mó yǒu yàng
成语解释:
形容模仿得很像
成语出处:
老舍《柳屯的》:“她好像也和我同过学,样地问我这个那个的。”
191

成语拼音:
yǒu píng yǒu jù
成语解释:
凭证,又依据。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192

成语拼音:
yǒu qián yǒu shì
成语解释:
钱财,又势力。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毛太公那厮,势。”
193

成语拼音:
yǒu quán yǒu shì
成语解释:
势:地位和权力。既权力,又地位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194

一人

成语拼音:
yī rén yǒu qìng
成语解释:
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成语出处:
《尚书·吕刑》:“一人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195

成语拼音:
yǒu shēng yǒu sè
成语解释:
声音;又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分生动、精彩。
成语出处:
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色者,未不争而得,亦未不终磨灭者。”
196

成语拼音:
yǒu shǒu yǒu wěi
成语解释:
首:头。开头,结尾。做事能坚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公冶长》:“做得一章尾,与今日学者头无尾底不同。”
197

成语拼音:
yǒu shuō yǒu xiào
成语解释:
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笑,相亲相爱的何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
198

成语拼音:
yǒu shǐ yǒu zú
成语解释:
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卒者,其唯圣人乎?”
199

成语拼音:
yǒu tiáo yǒu lǐ
成语解释:
条理;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成语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条理而不乱也。”
200

成语拼音:
yǒu tóu yǒu liǎn
成语解释:
面子;头面人物。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29章:“村里脸的人全都敬着他,支书跟他更是亲近。”
* 第三个字是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