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枕的成语 (18个)

1

饿殍

成语拼音:
e piao zhen ji
成语解释:
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藉。”
2

藉草

成语拼音:
jiè cǎo zhěn kuài
成语解释:
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块,恨苦居丧。”
3

被甲

成语拼音:
pī jiǎ zhěn gē
成语解释:
身穿坚甲,头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杂传十二 刘词》:“词居暇日,常被甲戈而卧。”
4

衾寒

成语拼音:
qīn hán zhěn lěng
成语解释:
衾:被子。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成语出处:
宋 柳永《爪茉莉(秋夜)》:“衾寒冷,夜迢迢、更无寐。”明 高明《琵琶记》第五出:“[旦]奴不虑衾寒冷;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
5

寝苫

成语拼音:
qǐn shān zhěn cǎo
成语解释:
睡草荐,以草把为。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居倚庐,寝苫草。”
6

寝苫

成语拼音:
qǐn shān zhěn gē
成语解释:
同“寝苫干”。
成语出处:
明·刘基《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以大义言之,则公也方当寝苫戈之时,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不亦悖乎!”
7

寝苫

成语拼音:
qǐn shān zhěn gàn
成语解释: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寝苫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8

寝苫

成语拼音:
qǐn shān zhěn kuài
成语解释:
苫:草荐。睡在草荐上,头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
成语出处:
《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块。”
9

寝苫

成语拼音:
qǐn shān zhěn tǔ
成语解释:
同“寝苫块”。
成语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土,以荒大政也。”
10

泣血

成语拼音:
qì xuè zhěn gē
成语解释:
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成语出处:
《梁书·警帝纪》:“朕以荒幼,所属艰难,泣血戈,志复仇逆。”
11

衽革

成语拼音:
rèn gé zhěn gē
成语解释: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成语出处:
严复《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
12

漱流

成语拼音:
shù liú zhěn shí
成语解释:
犹言漱石流。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13

死伤

成语拼音:
sǐ shāng zhěn jiè
成语解释:
藉:纵横相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18回:“李恒的船,本来乘着北风,满拽帆篷而来,到此收篷不及,被守义一阵弩箭,射得众鞑子死伤藉。”
14

漱石

成语拼音:
shù shí zhěn liú
成语解释:
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15

死亡

成语拼音:
sǐ wáng zhěn jiè
成语解释:
藉:纵横相而卧。形容死的很多。
成语出处:
朱自清《执政大屠杀记》:“那时前后都有枪弹,人多门狭,前面的枪又极近,死亡藉。”
16

死相

成语拼音:
sǐ xiāng zhěn jiè
成语解释:
藉:纵横相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
《明史·李文祥等传赞》:“抗言极论,窜嫡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藉,而赴蹈恐后。”
17

绣花

成语拼音:
xiù huā zhěn tóu
成语解释:
外面绣着花;里面装稻草的头。比喻外表好看;但无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
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18

席薪

成语拼音:
xí xīn zhěn kuài
成语解释:
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以示哀苦之意。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属茨倚庐,席薪块,是吉凶忧愉之情,达于居处者也。”
* 第三个字是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