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求的成语 (97个)

61

暗室

成语拼音:
àn shì qiú wù
成语解释: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62

拜鬼

成语拼音:
bài guǐ qiú shén
成语解释:
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祷,其保佑
成语出处:
唐 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神。”
63

避祸

成语拼音:
bì huò qiú fù
成语解释:
指避开灾祸而取幸福。
成语出处:
《后汉书 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64

居无

成语拼音:
jū wú qiú ān
成语解释:
指不去一心追安适舒服的居所。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饱,居无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5

急于

成语拼音:
jí yú qiú chéng
成语解释: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66

井中

成语拼音:
jǐng zhōng qiú huǒ
成语解释:
在水井里去寻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
67

刻船

成语拼音:
kè chuán qiú jiàn
成语解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剑也。”
68

刻意

成语拼音:
kè yì qiú gōng
成语解释:
刻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成语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69

励精

成语拼音:
lì jīng qiú zhì
成语解释: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成语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治。”
70

厉精

成语拼音:
lì jīng qiú zhì
成语解释: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71

敛怨

成语拼音:
liǎn yuàn qiú mèi
成语解释:
谓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媚,不可长也。”
72

买菜

成语拼音:
mǎi cài qiú yì
成语解释:
比喻争多嫌少。
成语出处:
《高士传·严光》:“买菜乎?益也。”
73

卖国

成语拼音:
mài guó qiú lì
成语解释:
见“卖国荣”。
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朱温三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74

卖国

成语拼音:
mài guó qiú róng
成语解释:
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
宋 洪迈《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75

买静

成语拼音:
mǎi jìng qiú ān
成语解释:
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这乡村敛钱备饭,买静安。”
76

媚外

成语拼音:
mèi wài qiú róng
成语解释:
媚:谄媚。奉承外国人以谋个人利益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19回:“这是媚外荣的结局,表过不提。”
77

美益

成语拼音:
měi yì qiú měi
成语解释:
益:更。美上更加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警世钟》:“一切陆军、海军、政治、工艺,无不美益美,精益精。”
78

卖友

成语拼音:
mài yǒu qiú róng
成语解释:
指靠出卖朋友以谋名利、地位
成语出处:
柳亚子《咏史》:“卖友荣事可羞,觑颜枉自附清流。”
79

卖主

成语拼音:
mài zhǔ qiú róng
成语解释:
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荣者颇多。”
80

鸟钞

成语拼音:
niǎo chāo qiú bǎo
成语解释:
钞:强取,掠夺。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饱腹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饱,吞肌及骨。”
* 第三个字是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