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烧的成语 (14个)

1

不伏

成语拼音:
bù fú shāo mái
成语解释:
伏:屈服;埋: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成语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2

赤口

成语拼音:
chì kǒu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
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成语出处:
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3

赤舌

成语拼音:
chì shé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
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成语出处:
汉 扬雄《太玄 干》:“赤舌城,吐水于瓶。”
4

放火

成语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成语出处:
康濯《东方红》:“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山呀!”
5

覆酱

成语拼音:
fù jiàng shāo xīn
成语解释:
指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成语出处:
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薪空尔悲。”
6

拣佛

成语拼音:
jiǎn fó shāo xiāng
成语解释: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成语出处:
唐 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好香,拣僧归供养。”
7

饥火

成语拼音:
jī huǒ shāo cháng
成语解释:
形容饥饿难忍。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饥火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8

奸掳

成语拼音:
jiān lǔ shāo shā
成语解释:
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杀,无恶不作。’”
9

磕头

成语拼音:
kē tóu shāo xiā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10

惹火

成语拼音:
rě huǒ shāo shēn
成语解释: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成语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11

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

成语拼音: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成语解释:
野火不能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
12

引火

成语拼音:
yǐn huǒ shāo shēn
成语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成语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13

灼背

成语拼音:
zhuó bèi shāo dǐng
成语解释:
灼:。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炙头顶背脊
成语出处:
《宋史·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顶,刺血书佛经。”
14

煮鹤

成语拼音:
zhǔ hè shāo qín
成语解释:
见“焚琴煮鹤”。
成语出处:
唐·韦鹏翼《戏题盱眙壁》诗:“自从煮鹤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
* 第三个字是烧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