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生的成语 (148个)

101

肃然

成语拼音:
sù rán shēng jìng
成语解释:
形容产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成语出处: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敬。”
102

死日

成语拼音:
sǐ rì shēng nián
成语解释:
“虽死之日,犹之年”的缩语。指感人的恩德
成语出处: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则死日年,甘从斧钺。”
103

成语拼音:
shēng shǒu shēng jiǎo
成语解释:
:不熟练。形容对某事不熟悉
成语出处:
端木蕻良《鹭鸶湖的忧郁》:“他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104

世世

成语拼音:
shì shì shēng shēng
成语解释:
世:人的一。指永永世、世世代代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三则上荐晁天王早天界,世世,再得相见。”
105

誓同

成语拼音:
shì tóng shēng sǐ
成语解释:
立誓同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儿与吴衙内誓同死,各不更改。”
106

熟魏

成语拼音:
shú wèi shēng zhāng
成语解释:
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成语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梗,士人谓之‘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半熟未相谙。’”
107

适者

成语拼音:
shì zhě shēng cún
成语解释:
适:符合,适应。适应环境要求的就能存下去
成语出处:
欧阳山《苦斗》:“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存的法则。”
108

桑中

成语拼音:
sāng zhōng shēng lǐ
成语解释:
桑树上长李树。比喻少见多怪
成语出处:
109

荼毒

成语拼音:
tú dú shēng líng
成语解释:
荼毒:毒害、残害;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成语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灵。”
110

荼毒

成语拼音:
tú dú shēng mín
成语解释:
荼毒:毒害,残害。指残害人民
成语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民,万里朱殷。”
111

台阁

成语拼音:
tái gé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成语出处:
《晋书 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风。”
112

泰极

成语拼音:
tài jí shēng pǐ
成语解释: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凶。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泰极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
113

谈吐

成语拼音:
tán tǔ shēng fēng
成语解释:
谈话机敏风趣。
成语出处:
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则其人殊魁梧俊伟,谈吐风。”
114

涂炭

成语拼音:
tú tàn shēng líng
成语解释:
涂:泥沼;炭:炭火;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
《尚书 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灵涂炭。”
115

涂炭

成语拼音:
tú tàn shēng mín
成语解释:
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登拜》:“狂秦暴虐,涂炭民。”
116

无本

成语拼音:
wú běn shēng yì
成语解释:
没有成本的买卖
成语出处:
艾煊《大江风雷》第一部:“强盗是官土匪,又是无本意,连蒋委员长也是嘴上不讲心里暗暗称赞。”
117

无端

成语拼音:
wú duān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捣乱闹事。
成语出处:
茅盾《林家铺子》:“自家是规规矩矩的意人,又没犯法,只要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事,自诈他不成。”
118

无风

成语拼音:
wú fēng shēng làng
成语解释:
见“无风起浪”。
成语出处: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第11卷:“山内差役多客民充当,无风浪,遇棚民有事,敲骨吸髓,弁兵附和为奸。”
119

万家

成语拼音:
wàn jiā shēng fó
成语解释: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成语出处: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佛万家之香火。”
120

剜肉

成语拼音: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
成语解释:
犹剜肉成疮。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凿;故此种剜肉疮之说,不一而足。”
* 第三个字是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