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生的成语 (148个)

141

芝兰于深林

成语拼音:
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
成语解释:
香草长在深山里依然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败坏名节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在厄》:“芝兰于深林里,不以无人而不秀;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败节。”
142

枝末

成语拼音:
zhī mò shēng gēn
成语解释:
树木的枝梢上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起承转收以诗……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虫相衔成青竹蛇而何?两间万物之,无有尻下出头,枝末根之理。”
143

招是

成语拼音:
zhāo shì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
见“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144

枝外

成语拼音:
zhī wài shēng zhī
成语解释:
比喻派、繁衍而出者。同“节外枝”。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善观场者,止于前数出所见,记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145

造谣

成语拼音:
zào yáo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
见“造谣事”。
成语出处:
黄南丁氏《杨乃武与小白菜》第八回:“而且如今你的年纪,已是二十多了,住在这里,若再不同小大圆房,外间造谣非的人多……说不定同我有了一手,岂不是你我二人的名誉,又将扫地。”
146

造言

成语拼音:
zào yán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147

造谣

成语拼音:
zào yáo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造谣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148

作作

成语拼音:
zuò zuò shēng máng
成语解释:
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比喻声势显赫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张雨帅眼光奕奕,常思染指中原,扩张势力,既得老徐密电,正好乘机展足,作作芒。”
* 第三个字是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