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452个)
-
161
兼程而进
- 成语拼音:
- jiān chéng ér jìn
- 成语解释:
- 兼:两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六卷:“我今兼程而进,先到那里取回,却不是我之功?”
-
162
仅此而已
- 成语拼音:
- jǐn cǐ ér yǐ
- 成语解释:
- 只有这样罢了
- 成语出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1章:“不过,一切也都仅此而已了。”
-
163
及锋而试
- 成语拼音:
- jí fēng ér shì
- 成语解释:
-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
164
及瓜而代
- 成语拼音:
- jí guā ér dài
- 成语解释:
- 及:到。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 成语出处:
-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
165
尽欢而散
- 成语拼音:
- jìn huān ér sàn
- 成语解释:
- 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命酒更酌,尽欢而散。”
-
166
绝裾而去
- 成语拼音:
- jué jū ér qù
- 成语解释:
-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
-
167
见机而行
- 成语拼音:
- jiàn jī ér xíng
- 成语解释:
-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 成语出处:
-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168
见幾而作
- 成语拼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成语解释:
- 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
169
见机而作
- 成语拼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成语解释:
- 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
- 成语出处:
-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机》:“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
-
170
见几而作
- 成语拼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成语解释:
- 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171
见可而进
- 成语拼音:
- jiàn kě ér jìn
- 成语解释:
-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
172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 成语拼音:
-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 成语解释: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
173
尽力而为
- 成语拼音:
- jìn lì ér wéi
- 成语解释:
- 尽:全部用出;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
174
鸡鸣而起
- 成语拼音:
- jī míng ér qǐ
- 成语解释:
-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
175
简能而任
- 成语拼音:
- jiǎn néng ér rèn
- 成语解释:
- 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魏征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176
计日而待
- 成语拼音:
- ji ri er dai
- 成语解释:
-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
- 成语出处: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177
击壤而歌
- 成语拼音:
- jī rǎng ér gē
- 成语解释: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打击土堆而唱歌。比喻太平盛世,人人丰衣足食
- 成语出处: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衣冠辐辏,车马喧阗,人人击壤而歌,处处笙箫而乐。”
-
178
计日而俟
- 成语拼音:
- jì rì ér sì
- 成语解释:
- 见“计日而待”。
- 成语出处:
- 晋·常璩《华阳国志·大同志》:“事终无成,败亡可计日而俟。”
-
179
结绳而治
- 成语拼音:
- jié shéng ér zhì
- 成语解释:
-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 成语出处:
-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180
卷席而居
- 成语拼音:
- juàn xí ér jū
- 成语解释:
-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 成语出处:
- 唐·沈亚之《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
*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