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农村人的词语

形容农村人的词语:1. 农民;2. 乡下人;3. 农村居民;4. 土著;5. 农户;6. 农夫;7. 农家子弟;8. 农村人口;9. 乡村居民;10. 农村劳动者;11. 农村老百姓;12. 农村住户;13. 农村人士;14. 农村社会;15. 农村家庭;16. 农村工人;17. 农村乡民;18. 农村生活者;19. 农村耕者;20. 农村种植户

形容农村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村人 村人 (网络名人)村人 出版多部长篇小说和文集。 2004年开始发表帖文“三哭常州”,近两年则积极参与网络问政。今年则因对政府亮化工程的质疑而与常州市长王伟成飞帖谈心。 常州网络名人村人2010年11月26日7点10分因胃癌病逝。消息一传开,很多网友昨天自发前往医院和村人做最后的告别,半天下来,医院太平间内摆了上百花圈。 村人 (词语)村人,cūn rén,1.乡下人,农村人。2.俗人,蠢人。
农村 农村 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评工记分 评工记分 评工记分是汉语词汇,读音是píng gōng jì fēn。是我国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时期评定组员或社员劳动成绩、计算劳动工分的一种方法。
評工記分 评工记分 评工记分是汉语词汇,读音是píng gōng jì fēn。是我国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时期评定组员或社员劳动成绩、计算劳动工分的一种方法。
農村 农村 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也叫乡村。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柴火饭 柴火饭 柴火饭:即使农村人用柴火煮的米饭。农村人家里大多都用的是原始的炉灶,里面燃烧稻草、麦草等,加热大铁锅来烹饪食物。 现在的柴火饭是城市人对农村人用柴火烧饭的一种称呼。农村人在煮饭时在炉灶上用燃烧稻草、麦草、棉花梗等加热大铁锅煮出米饭。具体方式是用大火、急火煮开水和米,然后把米带米汤一起捞出沥干(不然米就会烂在锅里),再将沥干过米汤的米放进大铁锅内,用筷子插出一些气孔,用小火慢慢将米饭闷熟,即为“柴火饭”。一般农村煮饭都会在底部形成大量的锅巴,加上之前的米汤煮开了就是锅巴粥。 “柴火饭”是农村人最平常的饭食,餐餐都可以吃得到的,而城市人由于住宿因素制约,无法使用明火煮饭,平时也是吃腻了大鱼大肉,为了寻找儿时吃米饭的味道不断的追寻着小时候吃的米饭,因此有了“柴火饭”。现在也有不少的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提出了煮出柴火饭的浪潮。 真正的“柴火饭”应该是燃烧木材,加热大铁锅煮的米饭。而转化到现代人眼中应该是具有大火力加热,能控制加热米饭的火候,能够使米饭持续沸腾,米饭内外不夹生,粒粒饱满的米饭,释放出米饭特有饭香的米饭。
柴火飯 柴火饭 柴火饭:即使农村人用柴火煮的米饭。农村人家里大多都用的是原始的炉灶,里面燃烧稻草、麦草等,加热大铁锅来烹饪食物。 现在的柴火饭是城市人对农村人用柴火烧饭的一种称呼。农村人在煮饭时在炉灶上用燃烧稻草、麦草、棉花梗等加热大铁锅煮出米饭。具体方式是用大火、急火煮开水和米,然后把米带米汤一起捞出沥干(不然米就会烂在锅里),再将沥干过米汤的米放进大铁锅内,用筷子插出一些气孔,用小火慢慢将米饭闷熟,即为“柴火饭”。一般农村煮饭都会在底部形成大量的锅巴,加上之前的米汤煮开了就是锅巴粥。 “柴火饭”是农村人最平常的饭食,餐餐都可以吃得到的,而城市人由于住宿因素制约,无法使用明火煮饭,平时也是吃腻了大鱼大肉,为了寻找儿时吃米饭的味道不断的追寻着小时候吃的米饭,因此有了“柴火饭”。现在也有不少的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提出了煮出柴火饭的浪潮。 真正的“柴火饭”应该是燃烧木材,加热大铁锅煮的米饭。而转化到现代人眼中应该是具有大火力加热,能控制加热米饭的火候,能够使米饭持续沸腾,米饭内外不夹生,粒粒饱满的米饭,释放出米饭特有饭香的米饭。
村夫野老 村夫野老【解释】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工分 工分 工分,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记、底分活评、定额记工、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等。由于操作上流于形式,致使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里评工记分的方法逐渐废止。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其作用是:(1) 在农业生产者个人或集体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为农村居民提供副食品供应;(2) 弥补国营商业不足,满足城镇居民的“菜篮子”需求;(3) 缩短上市时间,保持 商品鲜度;(4) 农副产品生产者直接获取产品信息。农贸市场所售商品价格,是在国家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由买卖双方议定。对于群众生活必需的某些商品,国家实行最高限价。
超生 超生 (超出计划的生育行为)超生,超生即超出计划的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之一,以前原则上是只许生一胎,但有例外。如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结婚、在农村第一胎是女孩的等情况在符合法定情形之下可生第二胎,但必须先申领准生证生育。如果是农村人口,第一个孩子是女孩,要第一个孩子年满四周岁方可生育第二个孩子,如是城市人口,生第二个孩子属于超生。超生,源于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中华几千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 超生 (汉语词语)超生,汉语词汇。 拼音: chāoshēng 基本解释:(1) [reincarnation]∶佛教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 (2) [absolve]∶开脱 笔下超生 (3) [spare sb. with lenience]∶宽容
陵阳 陵阳 (安徽省青阳县辖镇)陵阳镇位于青阳县南部,地处安徽“两山一湖”旅游腹地,是池州市确立的中心镇之一。全镇辖15个村,2个街道居委会,集镇总面积213.85平方公里,人口2.55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0.8万。 2010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53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550元。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安徽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池州市第一届文明乡镇”称号。
陵陽 陵阳 (安徽省青阳县辖镇)陵阳镇位于青阳县南部,地处安徽“两山一湖”旅游腹地,是池州市确立的中心镇之一。全镇辖15个村,2个街道居委会,集镇总面积213.85平方公里,人口2.55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0.8万。 2010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53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550元。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安徽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池州市第一届文明乡镇”称号。
自然村 自然村 (家族聚居的居民点)自然村,即南方所称的“屋场”,它是一个或多个以家族、户族、氏族或其他原因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点,其起源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人们自发形成,自然聚集在一起居住的村落;一般情况下它只有一个姓氏,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后代,有相同的血缘关系。平时我们见到的如大李庄、高家庄、刘家湾、大路徐家、马家河、杨家山等就是自然村的称呼。 自然村是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单位,但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与自然村对应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个包括农业生产资源、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自然村是与行政村相比而言的。行政村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而设立的农村基层管理单位,其组织形式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下设若干个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通常是以自然村划分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行政村管理若干个自然村,也有一个自然村(规模较大)为了管理方便,被划分为几个行政村的,还有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行政村的。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区别,不只是规模的大小,根本在于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委员会,而自然村则一般只是建立村民小组,隶属于村委会。 在我国的湖南、广东、江西、安徽、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人民群众对于自然村的文化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且当地省市政府对于村民自治都极为重视,将村民自治下沉到自然村(村民小组),因地制宜地试点推行在自然村或村民小组的基础上设立村民理事会或村(居)民小组办公室。
七家村 七家村 (云南省昆明官渡区阿拉彝族乡下辖村)七家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2.50公里,距离镇3.50公里,国土面积3.07平方公里,海拔1946米,年平均气温14.50℃,年降水量900毫米,适宜种植蔬菜、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56亩,其中人均耕地0.40亩;有林地22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2户,有乡村人口379人,其中农业人口379人,劳动力2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3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为主。
三农 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 2016年1月2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
潭水 潭水 潭水镇位于阳春市南部26公里处,是阳春市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商业、信息中心,是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总面积265.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24万人。耕地面积6.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1万亩,旱地面积有5.4万亩。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8亿元。2003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8.0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0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农业总产值4.5亿元),二、三产业迅速发展。2003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302.5万元,全镇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792元,比2002年增长4.5%。
机耕路 机耕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和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村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迅猛增长。完善农村机耕道网络、提高其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機耕路 机耕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和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村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迅猛增长。完善农村机耕道网络、提高其质量,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扶贫 扶贫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扶貧 扶贫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文化村 文化村 (云南丽江市古城区金山乡下辖村)该行政村隶属古城区金山乡,地处金山乡北边,距金山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区20公里。东邻岩乐,南邻金安,西邻束河,北邻大东。辖存红水塘、干塘子等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93户,有乡村人口1713人,其中农业人口1684人,劳动力10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20人。
田舍 田舍 (杜甫诗作)《田舍》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上四句叙写村居的荒僻,下四句状言景物的幽闲,给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田园画卷。 田舍 (汉语词汇)田舍,汉语中常见的词汇,其词性为名词,本意为田地和房屋,但多泛指农舍或农家、农村。
田园诗 田园诗 欧洲古代的田园诗是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首创的。他传下的诗有二十九首,这些诗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古希腊的田园诗对后世欧洲带有贵族倾向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
田園詩 田园诗 欧洲古代的田园诗是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首创的。他传下的诗有二十九首,这些诗描写西西里美好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清新可爱。古希腊的田园诗对后世欧洲带有贵族倾向的诗歌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
土流子 土流子 tǔ liú zǐ ㄊㄨˇ ㄌㄧㄨˊ ㄗㄧˇ 土流子 方言。指农村的青年不法分子。《人民日报》1983.10.20:“‘土流子’是 荆州 地区群众对当地农村一部分刑事犯罪分子的称呼。‘土流子’绝大部分是20岁上下的农村男性未婚青年。”
单干户 单干户 “单干户” 单是指单人。干是指干脆。户是指一户。总结在一起就是说要想成大事必须要单人干或干脆是一户人干,这样才能更好的更有利的发展。 “单干户”主要指在建国之后,全国农村出现了合作化运动,大部分农民都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等合作组织,还有极个别农民拒绝加入这种合作组织,依然以自己家庭为单位,保持独立地位。
單幹戶 单干户 “单干户” 单是指单人。干是指干脆。户是指一户。总结在一起就是说要想成大事必须要单人干或干脆是一户人干,这样才能更好的更有利的发展。 “单干户”主要指在建国之后,全国农村出现了合作化运动,大部分农民都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等合作组织,还有极个别农民拒绝加入这种合作组织,依然以自己家庭为单位,保持独立地位。
温水 温水 (贵州省地名)温水镇位于贵州北部,是黔北地区重要的边陲重镇。总面积167.4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现有人口5.2万多.农村人口4.62万非农村人口0.61万。
溫水 温水 (贵州省地名)温水镇位于贵州北部,是黔北地区重要的边陲重镇。总面积167.43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现有人口5.2万多.农村人口4.62万非农村人口0.61万。
专业户 专业户 中国农村中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农户。如养鱼、种花、养蜂、养猪、养蚕专业户等等。专业户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兴起的,他们把专业化的商品生产与家庭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自主权,利益直接。
專業戶 专业户 中国农村中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农户。如养鱼、种花、养蜂、养猪、养蚕专业户等等。专业户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兴起的,他们把专业化的商品生产与家庭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自主权,利益直接。
農貿市場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其作用是:(1) 在农业生产者个人或集体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为农村居民提供副食品供应;(2) 弥补国营商业不足,满足城镇居民的“菜篮子”需求;(3) 缩短上市时间,保持 商品鲜度;(4) 农副产品生产者直接获取产品信息。农贸市场所售商品价格,是在国家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由买卖双方议定。对于群众生活必需的某些商品,国家实行最高限价。
城市 城市 (地理学名词)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严格地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 截至2016年末,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
中农 中农 介于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农村的小资产阶级。一般占有土地,拥有一部分牲畜和劳动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受人剥削。
村居 村居 (清代高鼎七言绝句)《村居》是由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乡里 乡里 词语:乡里 读音:xiāng lǐ 注音: 释义: 乡里 xiānglǐ (1) [home village or town]∶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fellow villager or townsman]∶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乡里皆谓已死。
农林牧副渔 农林牧副渔 农林牧副渔是农业〔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水产业)五业的统称,也即广义农业。农业,又称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或基本组成部分,通常指栽培农作物以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蔬菜园艺作物等的生产,林业,指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生产部门,主要包括造林营林和对成熟林的利用;畜牧业,指对各种动物进行人工饲养、繁殖以取得畜产品的生产部门;渔业,亦称水产业,指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繁殖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副业,指我国农业生产部门在从事上述各业以外的其它生产事业,如捕猎和采集野生动植物、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其它经营项目等。农林牧副渔各业对繁荣我国农村经济、保证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是非常重要的。
鄉里 乡里 词语:乡里 读音:xiāng lǐ 注音: 释义: 乡里 xiānglǐ (1) [home village or town]∶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fellow villager or townsman]∶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乡里皆谓已死。
农庄 农庄 (词语释义)农庄,拼音nóng zhuāng,泛指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农场,农村的庄园。
变工队 变工队 变工队是中国农村旧有的一种劳动互助组织,其一般是由若干户农民组成,通过人工或畜工互换的方式,轮流为各家耕种,按等价互利原则进行评工记分,秋收后结算。
盲流 盲流 (汉语词汇)词目:盲流 拼音:mángliú 释义: 1、为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有歧视色彩和历史遗痕。 2、在我国特指1953年到1989年30多年间,农业剩余劳动力或其他摆脱当时户籍管理自发迁徙到城市谋生的人们。和户籍管理双元制有关。
變工隊 变工队 变工队是中国农村旧有的一种劳动互助组织,其一般是由若干户农民组成,通过人工或畜工互换的方式,轮流为各家耕种,按等价互利原则进行评工记分,秋收后结算。
集镇 集镇 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集镇一般是指建制市镇以外的地方商业中心,既无行政上的含意,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按照中国的情况,除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其他设镇的地点之外,县以下的多数区、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商业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并有相应的腹地支持,习惯上均称为集镇。
农经 农经 《农经》杂志于2009年由《华夏星火》变更为《农经》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办。杂志以解决中国农业重大问题为使命,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为主题,本着内容详实、观点新颖的宗旨,以期成为中国“大农业”产业领袖群体的必读刊物。
集鎮 集镇 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集镇一般是指建制市镇以外的地方商业中心,既无行政上的含意,也无确定的人口标准。按照中国的情况,除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及其他设镇的地点之外,县以下的多数区、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商业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并有相应的腹地支持,习惯上均称为集镇。
乡间 乡间 乡间,是汉语词汇, 拼音:xiāng jiān 释义:1、乡下,乡村;农村里,乡村中。2、利用同乡关系做间谍。 出自《水浒传》,
鄉間 乡间 乡间,是汉语词汇, 拼音:xiāng jiān 释义:1、乡下,乡村;农村里,乡村中。2、利用同乡关系做间谍。 出自《水浒传》,
生人妻 生人妻 【生人妻】民国时期短篇小说,作者罗淑(女)。最初发表在1936年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月刊》上,1938年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小说集中。小说以军阀统治下的四川偏僻农村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势力重压下农民出卖人妻的悲剧。其主要部分只写了一天一夜的事情,但对其中人生惨剧的描绘充分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情感。一对靠打草卖草为生的山区青年农民夫妇,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丈夫被迫将妻子卖给了有钱人家。买她的人是一个惯在场口上找人喝酒,谁提起都要吐唾沫的流氓。过门后妻子受到新丈夫的凌辱,又受到小叔子的调戏,她忍无可忍,连夜出逃,又颇有四川妇女的辣味。等他跑回家后,方知自己原来的丈夫因自己出逃而被抓走。小说生动再现了封建礼教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聯合國糧農組織 辞典解释联合国粮农组织  lián hé guó liáng nóng zǔ zhī     联合国附属特别机构之一。联合国中的四十四个会员国在美国佛吉尼亚州温泉城所举行的粮农会议中,认为世界粮食不够,科学技术可帮助生产足够粮食。因此于西元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正式成立该组织,总部设于罗马。创立主旨为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准与生活标准、增进粮食与农产品的生产效能与分配效能、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协助世界经济的扩充。 英语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德语 Uno-Organisation für Ernährung und Landwirtschaft (FAO)​
滴笃班 滴笃班 dī dǔ bān 滴笃班(滴笃班) 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 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笃"声中出场故称"滴笃班"。 郁达夫作品精选中有一篇《二诗人》中出现过这一词。 “诗人的何马,想到大世界去听滴笃班去,心里在做打算。”
田油子 田油子 田油子:tián yóu zǐ 方言。指农村中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 张天翼 《畸人集·菩萨的威力》:“那些田油子虽然别扭,一进屋子来可也对 施真人 作了个揖。”
乡亲 乡亲 (字词)乡亲,汉语词汇,释义为指同乡的人或指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
鄉親 乡亲 (字词)乡亲,汉语词汇,释义为指同乡的人或指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
札工 札工 札工,拼音zhá gōng,汉语词汇,意思是抗战时期,边区农村劳动互助组织形式之一。
滴篤班 滴笃班 dī dǔ bān 滴笃班(滴笃班) 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 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笃"声中出场故称"滴笃班"。 郁达夫作品精选中有一篇《二诗人》中出现过这一词。 “诗人的何马,想到大世界去听滴笃班去,心里在做打算。”
乡都 乡都 【引证解释】宋 元 时代县下分乡,乡下分都,并称“乡都”。亦用以泛指农村地区。《元典章·吏部六·司吏》:“吏人既久,人亦熟,在县分管乡都,科差词讼,公行贿赂。” 王闿运 《序》:“何以 汉 久而后变, 梁 禅而已殊?将非朝野之统同,有类乡都之响应乎?”
稻草人 稻草人 (叶圣陶著童话集)《稻草人》是200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叶圣陶。 有一个老妇人,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他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夫人警告,可妇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 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土里土气 土里土气 土里土气[tǔ lǐ tǔ qì] 1、[countrified;rustic;uncouth]∶指没有见过世面的意思,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 2、[provincial]∶表现出乡间或农村的方式与方法的 在他们的作品里没有土里土气的味儿
土裏土氣 土里土气 土里土气[tǔ lǐ tǔ qì] 1、[countrified;rustic;uncouth]∶指没有见过世面的意思,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 2、[provincial]∶表现出乡间或农村的方式与方法的 在他们的作品里没有土里土气的味儿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农村人的词语:1. 农民;2. 乡下人;3. 农村居民;4. 土著;5. 农户;6. 农夫;7. 农家子弟;8. 农村人口;9. 乡村居民;10. 农村劳动者;11. 农村老百姓;12. 农村住户;13. 农村人士;14. 农村社会;15. 农村家庭;16. 农村工人;17. 农村乡民;18. 农村生活者;19. 农村耕者;20. 农村种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