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地方小的词语

形容地方小的词语:1. 狭小;2. 狭窄;3. 窄小;4. 狭隘;5. 狭长;6. 窄缝;7. 小巧;8. 紧凑;9. 稍小;10. 微小;11. 有限;12. 局促;13. 纤小;14. 紧窄;15. 短小;16. 窄小的;17. 窄窄的;18. 狭小的;19. 狭窄的;20. 空间有限

形容地方小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小地方 小地方 (赖钰婷著作书籍)2011年金鼎奖得主赖钰婷离开台北,回到双亲早已不在的故乡,随着心情的节气,从家乡出发,走遍岛内那些小乡、小镇、小聚落、小风景。
地方 地方 (词语解释)地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ì fāng,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地点,各行政区、部分等。语出唐顺之《与陆东湖锦衣都督》。
地方时 地方时 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统称地方时,包括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和地方平时。地理学中所说的地方时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时。地球表面经度每隔15*,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如北京和西安的经度分别为116*19'E和108*55'E,两地的经度差是7*24",,则它们的地方时相差29分36秒,即当北京地方时为正午12时,西安的地方时则为11时30分24秒。
地方時 地方时 地方时是指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统称地方时,包括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和地方平时。地理学中所说的地方时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时。地球表面经度每隔15*,地方时刻相差1小时,如北京和西安的经度分别为116*19'E和108*55'E,两地的经度差是7*24",,则它们的地方时相差29分36秒,即当北京地方时为正午12时,西安的地方时则为11时30分24秒。
祁剧 祁剧 祁剧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祁阳祁东民间称“大(dai)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清末又名“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称祁剧。祁剧面临的尴尬是一个普遍现象。 祁剧的流布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区拥有祁剧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曾一度形成“祁阳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 截止2015年,全湖南省地方戏剧有19种,但是很多剧种没有专业演出团体,大部分只剩下一个表演团体,形成了真正的“天下第一团”现象,比如昆剧、巴陵戏、荆河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苗歌剧等等。还有一些地方大戏剧种和地方小戏剧种,专业表演团体日益减少。 2008年,祁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劇 祁剧 祁剧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祁阳祁东民间称“大(dai)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清末又名“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称祁剧。祁剧面临的尴尬是一个普遍现象。 祁剧的流布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区拥有祁剧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曾一度形成“祁阳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 截止2015年,全湖南省地方戏剧有19种,但是很多剧种没有专业演出团体,大部分只剩下一个表演团体,形成了真正的“天下第一团”现象,比如昆剧、巴陵戏、荆河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苗歌剧等等。还有一些地方大戏剧种和地方小戏剧种,专业表演团体日益减少。 2008年,祁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部地方 北部地方 旧译“澳北区”。澳大利亚联邦的一个直属行政区。位于大陆中北部。面积134.7万平方公里。人口15.8万(1991),其中土著居民2.9万(1984)。首府达尔文。
地方官 地方官 《地方官》是2011年7月1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邵瑞义。
弹丸之地 弹丸之地【解释】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示例】西歧城不过~,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近义词】立锥之地、置锥之地【反义词】地大物博、地广人稀【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盘非常狭小
彈丸之地 【解释】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示例】西歧城不过~,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近义词】立锥之地、置锥之地【反义词】地大物博、地广人稀【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盘非常狭小
立锥之地 立锥之地【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示例】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都没有?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近义词】插针之地、立足之地【反义词】广阔天地、广土众民【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置锥之地 置锥之地【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立錐之地 【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示例】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都没有?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近义词】插针之地、立足之地【反义词】广阔天地、广土众民【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置錐之地 【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端公戏 端公戏 端公戏,俗称“坛戏”,是一种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的陕西省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
端公戲 端公戏 端公戏,俗称“坛戏”,是一种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的陕西省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
大街小巷 大街小巷【解释】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示例】吃了早饭,摇个串玲上行走去了,~乱走一气。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近义词】街头巷尾、四面八方【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常与方位连用
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解释】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出处】《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示例】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将来就有~,也不能做个大英雄,岂不是自暴自弃? ◎冰心《两个家庭》
高地 高地 《高地》是根据作家徐贵祥所著小说作品《高地》改编,由刘家成导演指导,侯勇、林永健、唐静、沙溢、邢宇飞、殷桃、白荟等主演的军事题材电视剧。 《高地》是一部以独特视角描述中国军人的战争与爱情的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中国第二代军人的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柔情之美。写了两个默契的军人因为一场“双榆树战斗”而“决裂”,一生在谁应该登上高地建立头等功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为了捍卫荣誉、争夺精神高地,兰泽光和王铁山的军人生涯跌宕起伏。 高地 (词语概念)高地,汉语词汇,释义为地势高的地方。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另外也是刀塔,英雄联盟,王者荣耀此类游戏中出兵兵营或者塔所在的地方。
独霸一方 独霸一方【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近义词】独占鳌头、横行霸道【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
獨霸一方 【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近义词】独占鳌头、横行霸道【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
贫无立锥之地 贫无立锥之地【解释】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择地而蹈 择地而蹈【解释】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示例】学生定要~,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也!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八回
空地 空地 空地包含的意思有:可以使用的、未被占用的地;(空地儿)空着的地方;空隙;空旷的地。闲置空地是指已经获得批准使用, 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开发, 或者中途停工超过法定期限的土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土地开发、 城市建设也在飞速进行,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城市闲置空地不断出现, 甚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城市闲置空地的存在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利用。
福地洞天 福地洞天【解释】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出处】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示例】一到南边,果然山明川丽,如登~。 ◎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近义词】洞天福地、名山大川【反义词】穷乡僻壤【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凾刃之地 凾刃之地【解释】比喻狭小的地方。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後》:“譬諸破竹焉,既得凾刃之地,一節之後將豁然矣。”
貧無立錐之地 【解释】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无立锥之地 无立锥之地【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无置锥地 无置锥地【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擇地而蹈 【解释】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示例】学生定要~,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也!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八回
無立錐之地 【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解释】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出处】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示例】如此~,倘得几间幽室,在此暂住几时,也不枉人生一世。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近义词】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桃源胜境【反义词】穷乡僻壤、穷巷拙门【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無置錐地 【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盈尺之地 盈尺之地 盈尺之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íng chǐ zhī dì,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食前方丈 食前方丈【解释】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出处】《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示例】见着老人家的~侍妾数百人的行径,不禁羡慕。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吃的阔气
餃子 饺子 (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小會子 小会子 小会子,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iǎo huì zǐ,是南宋地方发行的纸币。
小会子 小会子 小会子,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iǎo huì zǐ,是南宋地方发行的纸币。
饺子 饺子 (中国传统食物)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小條鞭 小条鞭 小条鞭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aotiaobian,意思是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
小条鞭 小条鞭 小条鞭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aotiaobian,意思是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
当地 当地 当地,拼音:dāng dì,词性:名词,解析:指说话者现在所指的地方或者方位,或者要表达的事件的所在位置。如:当地人·当地语言·当地特产……
一席之地 一席之地【解释】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出处】《旧唐书·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示例】那占着玻璃柜~的彩塑泥人,却比什么都吸引我。 ◎邓炬云《漫步南京路》
當地 当地 当地,拼音:dāng dì,词性:名词,解析:指说话者现在所指的地方或者方位,或者要表达的事件的所在位置。如:当地人·当地语言·当地特产……
安身之地 安身之地【解释】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近义词】安身之处、立足之地【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田地 田地 (词语概念)田地,汉语词汇。 拼音:tián dì 指耕种庄稼的土地就被称作田地。除了这个意思,它在古文里还有地方,处所,路程,道路,境界,程度的意思。现在多用于指耕种庄稼的土地。也有被用于人名。
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解释】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相公坚执如此,夫妇死无葬身之地矣!”
容足地 容足地 【名称】容足地 【拼音】róng zú dì 【解释】形容勉强能够安身有地方。 【出处】晋·王羲之《万石帖》:“今得护君还,君屈以申时,玄平顷命,朝有君子,晓然复谓,有容足地。” 【事例】眼下营求~,心中准拟挂冠时。 ★唐·白居易《吾庐》
死無葬身之地 【解释】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相公坚执如此,夫妇死无葬身之地矣!”
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 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起源探讨 关于中路梆子的起源,曾经是晋剧史研究工作者多年争论的一个问题。从我掌握的资料考证,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为妥。因为在此之前,从大量舞台题所揭示的山西中部城乡戏剧演出中,主要为蒲州梆子、京都花腔班(今北京剧)和江南丝竹班(南昆曲)三种,根本未见有关“中路梆子”的记述痕迹。只是到了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时期,蒲梆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到了咸丰初年,蒲梆开始冷落下来,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义军一部于咸丰三年八月到达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其矛头直指清王朝的首都北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包括蒲剧在内的外地剧种,很少再来中路地区演出了,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个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对酷爱着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等。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于是以祁县城城金财主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财主们,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他们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其次,大商家还修建戏房院,购置苏杭刺绣行头,增添运输车辆,制定演出计划。如戏班自负运输,每个台口大都演出三天,每天上、下午,晚三开戏,戏班自办伙食。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垛箱歇班,艺人放假,次年正月再来组班。班主宏观领导,具体事物由承事人、掌班人负责。戏班不属商业性质,盈亏全由班主自负。只是每到一处,将木制的、标有某某县某某财主所承戏班名称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夸耀,还要在后台粉壁墙上题笔留名。这些舞台题笔内容广泛,成了我们今天研究晋剧发展史的金石之证。 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财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兴趣。他们也从蒲州请来艺人或招来儿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数州县初具规模。比较出名的新承戏班有:介休的和盛班、徐沟的五义园、太谷的四盛和班、祁县的双庆园、太原的郝店班、汾州府的义庆班等。出名演员有一千红、八百黑、王彩云、云遮月、天明亮、棒杵红,以及鼓师杨青、宋兴儿,琴师彭根只等。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和氏璧》、《棋盘街》、《春秋配》、《普救诗》、《御果园》、《渔家乐》、《赵家楼》、《炮烙柱》、《锋箭头》、《吉庆图》、《落马湖》、《北天门》、《抚琴》、《偷鸡》、《扫雪》、及昆曲戏《草坡》、《赐副》、《庆顶珠》等。由于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等戏谚流传。不过,此时的中路梆子,在山西戏苑中仍是一枝新秀,而以金和班为首的蒲州梆子、三庆班为首的京都花腔班、鸣福班为首的江南昆曲班等,仍活跃在中路地区,形成了多剧并存、争芬斗妍的时代。 可惜上述局面维持不久,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发生了。光绪元到四年,山西与邻省陆续遭受特大旱虫等自然灾害,在此情况下,多数戏班停演,艺人失散或丧身,就连曾解囊资助的富商大贾也改变了初衷。到光绪六七年后,中路梆子才开始恢复,起班社有原来长年包份制的娱乐性团体,变为以名老艺人承班、或以财主领衔承班的商业性经营组织。此时,搭班艺人严重短缺,不得不就近收留中路籍贫苦儿童加入科班培养使用,他们经教学3-5月,便强行登台,俗称“强出窝”。有的靠打骂体罚逼迫学戏,当时比较出名的科班有榆次流村的而保和班、清源杜村的喜梨园、孟封村的小梨园等。其中二保和班,培养的演员最多,几乎遍及中路各地。   辉煌时期 光绪十年后,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使旧日那种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从光绪十五年后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此时,中路各地的富商、财主、职员等,再次支持中路梆子的发展,他们有的自己承班,有的做艺人承班的后台,使戏剧班社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每个府、州、县在同一年里, 承办班社不下两三个,最多的为太谷、平遥两县,常年班子不下5个。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求神戏、还愿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及官戏等。一般村庄,每年也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10台,中路梆子已成为中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了,而且它也随中路商人远足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当地剧种竞献技。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关系,吸收民间艺术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风格,前场经谱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而区分。直到解放后上述三者的较小差异,合为一体。 这个时期,中路出名的班次有榆次的三保和班、会音班、太谷的坤梨园,祁县的荣升班、永盛园,平遥的同春园、祝丰园,介休的全福班、同盛园,汾州俯的春和园、如意班,孝义的长盛班、翠梨园,寿阳的小万顺园、三鸿班,盂县的福顺班、魁梨园,交城的仁义园,平定的四喜园等。北路有忻州的兴盛班、峰县的小景翠园、大同府的万盛班、五台县的昌盛园、天城(镇)县的合义班等。名艺人有三盏灯、二八黑、福盛生、玉石娃娃(刘玉富)、十里麻、核桃红、玻璃翠、玉昌红、金大丑、狗儿旦、玉印里、夜壶丑、没骨头、草上飞、六月鲜、五月鲜、黄芽韭、晒鞋旦、子都生,及文武场师傅任应只、杨甲成、孙三蛮、马锣三、赵毛蛮、杨七成等。上演代表剧目有《北游宫》、《雁塔寺》、《葫芦峪》、《乾坤带》、《日月图》、《牧虎关》、《忠孝义》、《赞王宫》、《芦花河》、《黄河阵》、《光武兴》、《南阳关》、《豫让桥》、《乌玉带》、《朝金鼎》、《铁冠图》、《奚皇庄》、《表功》、《戏叔》、《八蜡庙》、《宁武关》、《玉虎坠》等。广大观众公认的上三班好戏为太谷的坤梨园、锦梨园和祁县的荣升班。坤梨园在班主三盏灯的带领下,演的很红,被冠以“字号班”的美名。谚云:“三盏灯,进了城,买卖人,冒了魂……。”“三盏灯进了村,长工放羊的歇了工。前晌看了七星庙,后晌再看凳王宫。”可见演况之盛。   中路梆子的辉煌,还有一个标志是,遍布城乡的票儿班、自乐班。所谓票儿班,就是由商人、农民、私垫先生等自发建立的娱乐组织,参加者称票友,艺高的称“合文家”,大多是业余农闲聚集起来,自拉自唱,吸引不少观众。这种组织起到了义务向群众宣传戏剧、加深群众热爱戏剧的桥梁作用。所沥富乐班,是富豪人家利用歇班机会,将名艺人及文化名人请到家中一边演唱、娱乐,一边研讨修改剧本、曲调,或改进表演招式等。这种活动也叫“走暗场”,待成熟之后,上台正式演出,这叫“走明场”。这种由富人、知识分子和名老艺人组成的三结合自乐班,是中路梆子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其中,成效卓著者有太原县(今晋源镇)的聚文会、太谷北恍村曹家班、祁县城渠家班等。 中路梆子走向极盛之后,这时江南丝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尔还来,已势头大减。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不安,有钱有势者大都采取回避观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为前清衙门、镖局遗老等人充任。同时中路籍艺人队伍也已成长壮大,蒲梆艺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来中路搭班了。民国 5—19年(1916—1930),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特点是:   (一)班社林立,流派扩大。此时的中路梆子,不仅扎根雁北、占领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省内原平阳府、潞安府所辖的北部各县,也发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横跨我国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北、绥远、察哈尔 5个省区的大型剧种,从而被人们称为山西梆子。仅就中路地区30个县来讲,这个阶段出现过的戏班就有 120余个,其中寿阳最多,陆续承办过21个。著名的上三班好戏为太谷县杨成斋的锦梨园、胡万义的万福园和徐沟县陈玉的自诚园等。 (二)、名伶荟萃,竞争激烈。由于班社林立,互争高低。民国14年后,徐沟自诚园班主陈玉,第一次从张家口调回大牛牛、二女只等坤角艺人,与本班男艺人同台共演,引起轰动,观者如潮。接着是河北梆子武打艺人来晋搭班,他们的真刀真枪、实打实拚的武功戏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再是以太谷万福园为代表的一些班社,也不甘落后,二返蒲州,选聘新秀。这样就使中路梆子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实力强大、互相竞争的大好局面。此时的名艺人,中路籍的有:盖天红、说书红、李子健(后唱了京戏)、十三红、小十二红、三儿生、天贵旦、毛毛旦、狮子黑、十七生、福义丑、彦章黑、抓心旦、有福旦、玉兰旦、灵石旦、李阳黑、燕宪旦、灌肠红、发财生、鸡毛丑、中头黑等;著名戏曲研究工作者有,郭维芝、裴世昌等,口外坤角有大中 牛、二牛牛、二女只、极金枝、橙金梅等;文武场名师有高锡禹、杨甲成、程贻公、李万业、万金只、武满仓、二丁只、马步隆等。 (三)剧目繁多,文武齐备。由于人才辈出,上演的剧目多是名人手戏。常见的有《六月雪》、《凤仪亭》、《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百子图》、《法门寺》、《双官谐》、《万佛衣》、《中梁图》、《梅降褒》、《双罗衫》、《十三妹》、《塔子沟》、《玉棋子》、《烈火旗》、《一捧雪》、《金钱豹》等,共 200余本、回、出。可谓文武皆能、行行不挡。   (四)演技精湛,百花齐放。此时,各个班社尽展新招,各门艺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领风骚。如三儿生开辟的小生潇洒腔和出汗功、毛毛旦的呀呀腔、天贵旦的咳咳腔、盖蒲州的“十不该”、“十炉香”的垛板体、狮子黑的髓谱造形、翎翎生的翎子功、彦章黑的崩头皱纹功、自来香的跷子功、抓心旦的台步功、油糕旦的叠衣功、万人迷的水袖功、少少贞的不扶手朝天蹬、鹿儿红的纸循功、天贵旦的鼻涕功、红梅旦的喷火功、说书红的茶盘功、有福旦的椅子功等,都令人拍案叫绝。既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为我省戏曲艺术留下了宝贵遗产。民谚有,“宁肯挤的扯了裤腰,不要误了三儿生的坐窑”,“宁肯挨一顿顶门棍,不要误了天贵旦的血手印”、“看了万人迷,一辈子不用吃(娶)婆姨”等。 从2O年代起,山西梆子由于部分老艺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维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现出了太谷锦艺园等上三班好戏。民国24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丁果仙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天红为首的唐风剧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兄弟剧种艺人交流了经验,丰富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转化的局面。随之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因女子演戏更能招来观众、更能挣钱的影响,各地掀起了一般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如太谷富庆园科班、榆次坤梨园科班、祁县小同梨园科班、盂县承庆园科班等,都是收的清一色女户,进行培训。就连当时的老艺人说书红、玉兰旦、有福旦、五月鲜、二牛旦、盖天红、水仙花及名人丁果仙、彼吉仙、懿万山等,也纷纷招收女弟子,随班边教边演。所以到“七·七事变”前,山西梆子的舞台名伶,绝大多数是坤角。如被桂桃、被桂君、被桂琴、刘桂英、程玉英、刘俊英、董翠红、董桂花、黄彼楼、镭莲花、撼莲春、牛桂英、郭凤英、郭兰英、冀美莲、孙福娥、花艳君、丁艳霞、乔玉仙、张美琴、梁小云、刘芝兰、冀兰香、郭红梅、马秋仙、二奴奴、任玉珍等;男角新秀只有王银柱、郑雅楼、赵月楼、王正魁等极少数人。 山西梆子由于演员“阴盛阳衰”,所以使许多优秀的盔靠戏、硬功戏、武打戏以及花脸、丑角戏等。逐步停演或失传,也使这个北方剧种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转悠扬的曲调和绵绵缠缠的作派所代替,从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种阳刚之气和铿锵特色。 横遭劫难 阎、冯倒蒋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晋钞毛荒。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中,由赌徒、毒品贩、地痞等人把持或承办。他们为了捞钱,常常利用演出机会,公开放赌、销售毒品:还教唆引诱艺人沾染嗜好,误入歧途,腐败风气传入戏班,造成台风不振,艺人思想堕落、艺术水平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难,以至少数坤角艺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以上是使山西梆子从高峰向下滑的内因所在。然而使其惨遭摧残的外因是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迫使各地戏班全部解体,艺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国外,部分入改行种地,部分人收缩到太原,榆次戏园之内,部分人如三儿生、盖天红等则受尽日军欺凌,含恨而死。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而在日军侵华的 8年中,敌占区广大农村观众,却与山西梆子基本隔绝,农村个人承班的现象也不复存在。直至抗战胜利后,阎锡山重返太原,组织文宣队之类,才偶尔演出,但班内艺人受尽地方官僚、土豪等的凌侮和压榨,哪有艺术表演可言。 纵观抗战前后的10多年间,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难,造成了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时期。 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中路梆子渊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它吸收了蒲剧的许多特点,又经过许多艺人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它是在蒲剧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梆子戏。 近百年来,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辈、老艺人对这一剧种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孟珍卿(艺名“三儿生”)、张景云(艺名“十三红”)、高文翰(艺名“说书红”)、乔国瑞(艺名“狮子黑”)、田桂子、毛毛旦、油樵旦等,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路子越走越宽,戏越演越精。尤其是著名晋剧演员丁果仙登台后,由于她的艰苦的戏曲舞台实践,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都有新的改进,对今日晋剧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路梆子最早主要活动在太原周围,很容易吸收兄弟剧种的长处,融会贯通。因此,这一剧种演出范围也随之逐步扩大。抗日战争以前,已经扩展到河北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地区。在以上地区,相继建立了固定的中路梆子剧团,演唱晋剧。抗日战争中,许多中路梆子艺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在晋察冀、晋绥、太行等革命根据地演出。他们不仅演传统戏,而且还演现代戏、新编剧目。在前方和根据地公演,受到人民的赞扬,对鼓舞人民的士气,起到一定的作用。晋绥七月剧社(中路梆子)曾随军到西安、成都、甘肃天水等地进行过较长时期的演出活动。 解放以后,中路梆子剧团逐渐增多,尤其在晋中、吕梁、太原地区,差不多县县有专业剧团,许多村镇有业余剧团。著名剧目《打金技》已拍成电影。 山西省晋剧院是山西省晋剧主要演出团体。成立于一九五九年二月。这个剧团演出历史较久,多年来,培养了不少青年演员,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许多优秀演员荟萃于此,受到了山西省晋剧到好者的拥戴。 山西省晋剧院设在太原,现有演职人员二百八十七人。这个剧院,在历史上曾经汇集了山西省内晋剧的老艺人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梁巧云、冀美莲等人。这些老艺人,经过舞台生活的千雕百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表演风格、唱腔,在群众中留有很深的印象和很高的威信。 现在,这个剧院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田桂兰、冀平、马玉楼、刘汉银、郭凤英、王宝钗等。山西省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金枝》、《含嫣》、《小宴》、《杀宫》、《算粮》等。 中路梆子溯源及发展概况 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小年 小年 (传统节日)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 (汉语词语)指农历腊月二十三,在以前贫穷年代,在这一天会早早贴上门神,用以躲避讨债,这样讨债的人们一看贴门神过年了就不再讨债了,找麻烦了。在这天,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做祭灶火烧吃。 在台湾等地方,小年是在除夕的前一天,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的年份。
欺以其方 欺以其方 欺以其方,qī yǐ qí fāng,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译文: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校人欺子产》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③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④以非其道。 (选自《孟子·万章上》)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 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 ③圉圉(yǔ):鱼在水中疲弱而游不太灵活的样子。 ④罔:欺骗。《校人欺子产》译文: 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命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池中。可是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做熟了,回来说:“刚开始放入池中,那些鱼显得疲弱而游得不太灵活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就灵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动看不见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管理池沼的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有智慧?我已经把鱼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小三通 小三通 小三通是指台湾当局在两岸未能事先磋商的情况下于2000年12月13日单方面批准的《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俗称“小三通” 。 1992年3月,中国福建省提出“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小三通”构想。这是由于“两门”(即大陆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和“两马”(即大陆的福州马尾港和台湾的马祖)均只是相距咫尺的地方,在此进行小规模的“三通”是可以说是在当时的限制中,带来有利于两岸民间发展的办法。 截止到2015年底,“两马”航线通航15年来,该边检站共验放客运船舶8260航次,两岸旅客66.4万人次。 援引《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第八十六条: 对台湾方面所谓“小三通”一词,使用时须加引号,或称“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
万民伞 万民伞 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萬民傘 万民伞 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万民伞在清代,地方官离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绅商都得表示一点挽留的意思,比较通行的方式是送“万民伞”,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下地 下地 下地:盗墓小说 下地:汉语词语 下地 (汉语词语)天下;瘠地 下地[ xià dì ]:1. [the world]:犹下土,天下;2. [infertile field]:瘠地,下等的土地;3. [be born]:孩子出生赶我到了家时,他的私孩子已经下地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 [go to the fields]:到田地里去下地干活;5. [leave a sickbed]:下病床病有好转,可下地活动 犹下土,天下。 《书·金縢》:“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 孔 传:“言 武王 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於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国语·楚语下》:“ 重 寔上天, 黎 寔下地。” 韦昭 注:“言 重 能举上天, 黎 能抑下地。” 唐 韩愈 《感三鸟赋》:“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 瘠地;下等的土地。 《周礼·地官·小司徒》:“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 贾公彦 疏:“下地家五人者,谓中地之下所养者五人。”《管子·乘马》:“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 孩子出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赶我到了家时,他的私孩子已经下地了!” 沙汀 《困兽记》二:“回到学校,不到一点钟孩子就下地了。” 谓到地里去干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你下地回来,也有热饭吃。” 找地盘卖艺。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到 天桥 来下地,不肯给胳臂钱,又教恶霸打个半死,把我扔在 天坛 根。”
小姨 小姨 (词语解释)姨,是亲属关系称谓,用以称呼母亲的姐妹。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口语中对姨的称呼有“姨”(读如yi阳平或yir)、“姨妈”;有些地方按排行分别称“大姨”、“二姨”等,排行最小的称“老姨”;另一些地方则专称母亲的姐为“姨妈”,而对母亲的妹妹则称“阿姨”、“姨娘”或“小姨”。所以,“小姨”主要是对母亲妹妹的称呼。我国古代有从子称的习惯,故而男性又称妻子的妹妹为“小姨”,现在这种称呼已经不用,但在向别人介绍关系时常以“小姨子”指称妻妹,这种情况以北方居多,应注意区别。
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解释】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出处】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示例】打什么地方进兵,打什么地方退兵,什么地方可以~,什么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近义词】安家落户、步步为营【反义词】拔寨起营、班师回朝【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军队驻扎下来,或建立临时建设基地
地宫 地宫 (名词释义)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多见于帝王陵寝和佛教高僧。 地下宫有一道石门,隧道有三道石门,构造形式和关闭的方法皆相同。每道门都是二扇,用铜包裹门枢,按在铜制的坎上。在门坎的平行线内面汉白玉石铺成的地上,紧挨着石门下角里面,凿有两个约有半个西瓜大小的石坑;对着这两个石坑里边约二尺之地面上,也凿有两个浅坑(仅是两个凹舀),并在这深浅坑中间凿出一道内高外低的浅沟。 另外每扇石门都预制好西瓜大小的石球一个,放于石门里面的浅坑上。当奉安(下葬)礼成、关闭石门的时候,二扇门并不合缝,中间离有三寸空隙。然后用长柄钩从石门缝伸进去,将浅坑里的石球向外钩拉,这石球就沿着已凿好了的小沟滚进了门边的深坑,合了槽,恰好顶住了石门。从此,除非设法破坏,这石门就不能打开了。
半亩方塘 半亩方塘 (朱熹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半亩方塘”是朱熹《观书有感》中提到的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至于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哪里,说法不一。。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地方小的词语:1. 狭小;2. 狭窄;3. 窄小;4. 狭隘;5. 狭长;6. 窄缝;7. 小巧;8. 紧凑;9. 稍小;10. 微小;11. 有限;12. 局促;13. 纤小;14. 紧窄;15. 短小;16. 窄小的;17. 窄窄的;18. 狭小的;19. 狭窄的;20. 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