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翠竹的词语

形容翠竹的词语:1. 茂密;2. 碧绿;3. 翠绿;4. 高耸;5. 青翠;6. 嫩绿;7. 摇曳;8. 清新;9. 神秘;10. 优美;11. 生机勃勃;12. 飘逸;13. 亭亭玉立;14. 风姿绰约;15. 萦绕;16. 轻盈;17. 美丽;18. 纤巧;19. 灵动;20. 神韵悠远

形容翠竹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翠竹 翠竹 (植物)翠竹,种类繁多,四时长茂,不畏暑寒,地植、盆栽都能显示其多年生禾本科长绿植物秀美潇洒的风姿。 翠竹,系浅根植物,宜高爽、肥沃、疏松的酸性山土或砂质土,喜肥。春季四、五月或梅雨期带宿土移植,亦可剪鞭栽种,只要管理得当,容易成活。若是小形翠竹盆景,应选观音竹、凤尾竹、佛肚竹、翡白竹、米竹、矮竹等。 翠竹是生机勃勃,气节与虚心的意思。地被竹,叶小翠绿,于小枝上排成紧密的两列,秆低矮密生,耐修剪。用途多为栽作地表绿化观赏用。
翠竹黄花 翠竹黄花【解释】指眼前境物。【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翠竹黃花 【解释】指眼前境物。【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青山翠竹 青山翠竹 《青山翠竹》是袁鹰写的一篇散文。 1961年发表。从描写井冈山一片郁郁苍苍的竹海着手,回叙井冈山人在革命年代里坚贞的革命精神,最后落笔于解放后井冈山人发扬革命传统,为祖国再作贡献的动人事迹。作品以竹喻人,构思精巧,文采斐然。 原名《青山翠竹》,后在鄂教版和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内改名为《井冈翠竹》。
生机 生机 (汉语词语)生机作为词语主要有两种含义, (1) chance of survival∶生存的机会,例如:一线生机;(2) life;vitality∶生命的活力,例如:春天来了,田野里充满了生机;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井冈翠竹》。
生機 生机 (汉语词语)生机作为词语主要有两种含义, (1) chance of survival∶生存的机会,例如:一线生机;(2) life;vitality∶生命的活力,例如:春天来了,田野里充满了生机;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井冈翠竹》。
翠琅玕 翠琅玕 翠琅玕是指一个词语,意为一种青绿色的玉石;翠竹。
雨点 雨点 (从云中落下的水滴)长满翠竹的庭院下起了蒙蒙细雨,雨珠像珍珠一样挂满百合花的全身,花朵含情脉脉地低垂着头。牧进以类似清丽抒情小诗的绘画语言,捕捉到了鲜花的生命。牧进的画子清高秀丽,翠竹把含情的百合,珍珠般的雨点神似地结合,书写出一副恋人的爱情之景。
雨點 雨点 (从云中落下的水滴)长满翠竹的庭院下起了蒙蒙细雨,雨珠像珍珠一样挂满百合花的全身,花朵含情脉脉地低垂着头。牧进以类似清丽抒情小诗的绘画语言,捕捉到了鲜花的生命。牧进的画子清高秀丽,翠竹把含情的百合,珍珠般的雨点神似地结合,书写出一副恋人的爱情之景。
四君子 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别称)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四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以梅、兰、竹、菊谓四君子,他们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翠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其文化寓意为: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 ,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在四君子之中而唯有梅花被古人的智慧创作出“梅花篆字”。
花韵 花韵 不同的花各有其独具的风韵。如文竹,体态轻盈,给人以文雅潇洒的感觉。含笑花花苞含而不放,予人以含蓄蕴籍的印象。苍松老干劲挺高耸入云,可谓高雅;翠竹,清瘦洒脱,可谓潇洒俊雅;梅花疏枝横斜者清雅,老干遒曲刚劲者古雅。菊花,性耐霜寒,清芬宜人,可谓坚贞高雅。水仙,青葱挺秀,幽芳四溢,极为娟丽素雅。荷花清丽秀雅;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典雅。
楼观台 楼观台 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宋朝以后屡次重修。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 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万公里,有楼观景区、金牛坪景区、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楼观为核心景区,主体景观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有宫观30余座,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古树7种20余株,翠竹环拥,林木葱郁。 1978年以来,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
花韻 花韵 不同的花各有其独具的风韵。如文竹,体态轻盈,给人以文雅潇洒的感觉。含笑花花苞含而不放,予人以含蓄蕴籍的印象。苍松老干劲挺高耸入云,可谓高雅;翠竹,清瘦洒脱,可谓潇洒俊雅;梅花疏枝横斜者清雅,老干遒曲刚劲者古雅。菊花,性耐霜寒,清芬宜人,可谓坚贞高雅。水仙,青葱挺秀,幽芳四溢,极为娟丽素雅。荷花清丽秀雅;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典雅。
樓觀臺 楼观台 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 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宋朝以后屡次重修。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 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万公里,有楼观景区、金牛坪景区、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楼观为核心景区,主体景观说经台,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有宫观30余座,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古树7种20余株,翠竹环拥,林木葱郁。 1978年以来,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
焦山 又称“浮玉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区东北长江中。海拔707米。山上苍松翠竹,风景秀丽。有定慧寺、华严阁、吸江楼、三诏洞、抗英炮台遗址及焦山碑刻等名胜古迹。为镇江游览胜地。
梅岭 1.山名。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 2.山名。亦名飞鸿山,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据传梅福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梅仙坛。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 3.山名。亦作"梅领"。在江西省宁都县东北。
杳无人迹 杳无人迹【解释】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出处】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示例】穿过小亭,有秋千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纸袄 纸袄 zhǐ ǎo ㄓㄧˇ ㄠˇ 纸袄(纸袄)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唐 殷尧藩 《赠惟俨师》诗:“云锁木龕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宋 曾慥 《集仙传》:“ 王先生 隐 王屋山 ,常衣纸袄,人呼 王纸袄 。” 元 张可久 《醉太平·山中小隐》曲:“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绦。一壶村酒话渔樵,望 蓬莱 缥缈。”
生灵 生灵 (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万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有佛性的生灵。 “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意义,人们应该充分尊重宇宙万物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世间万物的爱和生命都让人类敬畏。
孤形隻影 辞典解释孤形只影  gū xíng zhī yǐng     孤独一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六.分鞋记.书斋问疾》:「你看碧梧翠竹影凄凉,孤形只影空相向。」也作「孤形单影」、「孤身只影」。
良金美玉 良金美玉【解释】成色好的赤金,无瑕的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出处】唐·徐夤《避世金马门赋》:“岂异严霜降处,难伤夫翠竹青松;烈火焚时,不损其良金璞玉。”《旧唐书·杨炯传》:“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示例】卿如~,浑厚无瑕。 ◎《宋史·黄洽传》【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骚语 骚语 sāo yǔ ㄙㄠ ㄧㄩˇ 骚语 诗词的语句。泛指诗词作品。 宋 许及之 《贺新郎》词:“独炷炉香薰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梅嶺 1.山名。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 2.山名。亦名飞鸿山,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据传梅福曾学道于此,因以得名。其岭冈峦起伏,秀木翠竹,景色宜人。岭上有梅仙坛。现建有宾馆,为避暑旅游胜地。 3.山名。亦作"梅领"。在江西省宁都县东北。
杳無人蹟 【解释】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出处】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示例】穿过小亭,有秋千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杳無人跡 【解释】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出处】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示例】穿过小亭,有秋千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騷語 骚语 sāo yǔ ㄙㄠ ㄧㄩˇ 骚语 诗词的语句。泛指诗词作品。 宋 许及之 《贺新郎》词:“独炷炉香薰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紙襖 纸袄 zhǐ ǎo ㄓㄧˇ ㄠˇ 纸袄(纸袄) 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古代道家、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 唐 殷尧藩 《赠惟俨师》诗:“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宋 曾慥 《集仙传》:“ 王先生 隐 王屋山 ,常衣纸袄,人呼 王纸袄 。” 元 张可久 《醉太平·山中小隐》曲:“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绦。一壶村酒话渔樵,望 蓬莱 缥缈。”
奇花异卉 奇花异卉【解释】卉:草的总称。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堦砌。”《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示例】奉命前往洛阳,不问权豪势要之家,选拣~,和买花栽子,趁时栽接。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
琅玕 琅玕 (词语解释)琅玕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奇花異卉 【解释】卉:草的总称。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堦砌。”《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示例】奉命前往洛阳,不问权豪势要之家,选拣~,和买花栽子,趁时栽接。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
叆叆 叆叆 叆叆,读音是ài ài,汉语词语,释义是云盛貌。
鬼哭狼嚎 鬼哭狼嚎【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示例】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近义词】狼号鬼哭、鬼哭神号【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靉靉 靉靉 叆叆,读音是ài ài,汉语词语,释义是云盛貌。
松谷庵 松谷庵 松谷庵原名松谷草堂,又称松谷禅林,位于安徽省黄山的松谷景区。
彩色世界 彩色世界 彩色世界:2002年香港电影 彩色世界:车婉婉演唱的歌曲 彩色世界:姚欣滢原创单曲 彩色世界:原创音乐人
蒼苔 苍苔 苍苔是汉语词语, 拼音:cāng tái 是指 青色苔藓。
苍苔 苍苔 苍苔是汉语词语, 拼音:cāng tái 是指 青色苔藓。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翠竹的词语:1. 茂密;2. 碧绿;3. 翠绿;4. 高耸;5. 青翠;6. 嫩绿;7. 摇曳;8. 清新;9. 神秘;10. 优美;11. 生机勃勃;12. 飘逸;13. 亭亭玉立;14. 风姿绰约;15. 萦绕;16. 轻盈;17. 美丽;18. 纤巧;19. 灵动;20. 神韵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