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青年人的词语

形容青年人的词语:1. 年轻;2. 活力;3. 热情;4. 朝气蓬勃;5. 充满梦想;6. 有为青年;7. 自信;8. 勇敢;9. 奋斗;10. 追求自由;11. 豁达;12. 睿智;13. 乐观;14. 积极;15. 拼搏;16. 创新;17. 独立;18. 具有探索精神;19. 有追求;20. 善于沟通

形容青年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青年 青年 (按年龄划分的人类群体)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26亿增长至10.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8.1%降至17.6%。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4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 亿人。
青壮 青壮 青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īnɡ zhuànɡ,指青年人和壮年人。
青壯 青壮 青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īnɡ zhuànɡ,指青年人和壮年人。
小青年 小青年 小青年,指30岁以下的青年人,多用于指男性(且涉世不深,经验不多的人),常用于方言。
学老于年 学老于年【解释】指青年人的博学。【出处】《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學老於年 【解释】指青年人的博学。【出处】《宋史·文苑传七·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青年期 青年期 青年期是儿童过渡到性成熟期的一个中间时期。既是童年过渡到青年的阶段,又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青春初期与少年期相同)。这一时期身体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出现,性逐渐成熟甚至具有生育能力等特点,是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女性青春期多数是从11—14岁(平均12岁)起至16—20岁(平均18岁)。男性较女性约晚2年。青春期开始,男女迅速发育,但其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不仅男女有不同,而且同一性别,同一种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10—14岁是发育迅速阶段,20岁左右生长发育逐渐减缓。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非虚言也。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十二【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後生可畏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非虚言也。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十二【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经久不衰 经久不衰 名称:经久不衰 解释:1.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或幼年期到成年期之间的时期的精神特征;青年人的活力或朝气 2.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 事例:年轻人的耐力~,能够适应长久的训练。 造句:这些古老故事的诱人力经久不衰
老来俏 老来俏 (法国电影)清·李汝珍《镜花缘》“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 老来俏 (汉语词语)一个形容老年人如同青年人般的词语
出落 出落 出落,汉语词汇。 拼音:chū luo 基本解释:[grow(prettier,etc.)] 出挑;青年人(多指女性)的体态容貌(向美好的方面)变化 小姑娘出落得更漂亮
老來俏 老来俏 (法国电影)清·李汝珍《镜花缘》“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 老来俏 (汉语词语)一个形容老年人如同青年人般的词语
初生之犢不懼虎 【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示例】真是~,我刘国栋就是一只虎,哼,连虎也得惧我三分的! ◎靳以《众神》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示例】真是~,我刘国栋就是一只虎,哼,连虎也得惧我三分的! ◎靳以《众神》
青春 青春 (汉语词语)青春指15周岁至20周岁的阶段。青年时代皎洁的繁花;也用于比喻旧的事物重新焕发神采;也指年龄在10-16周岁的青少年;春夏天草木蓬勃生长呈青葱色,正是茂盛时期。所以称之为青春。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知識青年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青年心理学 青年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在青年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属于年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内容包括青年的智力、思维、情绪、意志、自我意识、个性,以及友谊和交往、文化和道德、爱情和婚姻、职业选择等方面。最早对青年期心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他在1904年出版的《青年期》一书中,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等方面作了广泛研究。
社會青年 社会青年 社会青年,指的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社会青年原是和学生相对的概念,用来指校园外的青年。
社会青年 社会青年 社会青年,指的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社会青年原是和学生相对的概念,用来指校园外的青年。
大青年 大青年 dàqīngnián[unmarried youth around thirty] 指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
忏悔录 忏悔录 (卢梭创作自传)《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自传。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忏悔录》成为法国教育系统让青年人研读最多的经典作品。
懺悔錄 忏悔录 (卢梭创作自传)《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自传。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忏悔录》成为法国教育系统让青年人研读最多的经典作品。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解释】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出处】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人从十五岁至三十岁,是黄金时代。”【近义词】豆蔻年华【反义词】不惑之年【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老年人口 老年人口 老年人口是指处于老年年龄界限以上的人口。是从人口学的角度反映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与其他年龄阶段(幼年、青年、壮年)相区别的一个社会群体。人口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年龄起点一般是60或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从世界范围看,老年人口中女性的比重高于男性。中国老年人口包括:低龄老年人口(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高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三部分。 2018年8月,官方最新公布的多个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攀升,结婚率和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五年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
黃金時代 【解释】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出处】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人从十五岁至三十岁,是黄金时代。”【近义词】豆蔻年华【反义词】不惑之年【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天边外 天边外 《天边外》是美国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作品。《天边外》描写了20世纪初美国乡村三个青年人的梦想追求以及梦想最终破灭的悲剧。弟弟罗伯特和哥哥安朱都喜欢上邻居姑娘露丝。罗伯特从小向往到海外去干一番事业,但当得知露丝对他的爱情之后,他立即放弃了与舅舅出海的机会与露丝结婚,留在乡村务农。一直也爱着露丝的安朱,深受爱情的打击,临时决定代替弟弟出海远航。几年以后,罗伯特的农场经营得一塌糊涂,心力憔悴的罗伯特最后患肺结核死去。《天外边》作品赢得1920年普利策文学奖。
嬉皮 嬉皮 嬉皮指生活在既定的社会之外的不顺从的青年人。其特点是他们寻找一种非唯物主义的生活方式,偏爱奇异服装和发型,常服用引起幻觉的麻醉剂或大麻。嬉皮一词始见于1960年代。
朝气蓬勃 朝气蓬勃【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示例】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朝氣蓬勃 【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示例】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青衣 青衣 (戏曲的角色名)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另指少年谍报人员,并有同名歌曲和电视剧。 青衣 (词语释义)◎青衣qīngyī (1)[black cloth]∶黑色的衣服,青衣小帽 (2)[maid]∶汉以后卑贱者衣青衣,故称婢仆、差役等人为青衣 (3)[the demure middle-aged or young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Chinese operas]∶指评剧角色之一。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青衣qīng yī 1、青色的衣服。多为古代低阶文官或卑贱者所穿的衣服。亦称为「青衫」。 2、便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换了一身青衣,教一个丫鬟随了。」如:「青衣小帽」。亦称为「青衫」。 3、春服。礼记.月令:「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玉。」 4、婢女。三国演义.第八回:「少顷,二青衣引貂蝉豔妆而出。」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 5、国剧中的脚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衣」。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表情稳重,偏重唱工。亦称为「青衫」、「衫子」。
惨绿少年 惨绿少年【解释】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近义词】翩翩公子【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少年 少年 《少年》是由腾讯影业、青春光线、58同城影业、春天融和、阳光影业、安瑞传媒、群英荟影业联合出品,杨树鹏执导,欧豪、张译、余男、郭晓东、刘天佐、郭姝彤、周一围、王烈、陈梓童等人主演的青春罪案电影。 该片讲述两个少年精心设计了一个复仇计划,上演了一出“恶有恶报,少年开火”的故事。 该片将于2016年12月16日在中国上映。 少年 (汉语词语)少年,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shào nián。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惨緑少年 惨緑少年【解释】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潘孟陽 初爲户部侍郎,太夫人憂惕,謂曰:‘以爾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懼禍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試會爾列,吾觀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簾視之,既罷會,喜曰:‘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緑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闕 杜黄裳 。’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宋 宋谠 《唐语林·识鉴》、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贤缓》均载有此事。本指穿淡绿衣衫的少年。后称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为“慘绿少年”,本此。
青抗先 青抗先 词语解释 抗 日 战争时期青年抗 日 先锋队的省称。 峻青 《主人》三:“那时候,村子里组织民兵和‘青抗先’,许多青年小伙子都参加了。”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八章:“ 申华 是由儿童团--青抗先--民兵这条道路进入到八路军的队伍中来的。”
慘緑少年 【解释】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潘孟阳 初为户部侍郎,太夫人忧惕,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列,吾观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 杜黄裳 。’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宋 宋谠 《唐语林·识鉴》、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贤缓》均载有此事。本指穿淡绿衣衫的少年。后称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为“惨绿少年”,本此。
慘綠少年 【解释】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潘孟阳 初为户部侍郎,太夫人忧惕,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列,吾观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 杜黄裳 。’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宋 宋谠 《唐语林·识鉴》、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贤缓》均载有此事。本指穿淡绿衣衫的少年。后称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为“惨绿少年”,本此。
佳人才子 佳人才子【解释】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出处】唐·李隐《潇湘录·呼延冀》:“妾既与君匹偶,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宋·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依。”
青衿子 青衿子 青衿子(qīnɡ jīn zǐ):学子;青年书生。青衿是指古代学生穿的衣服,衣领青色,因以称读书人:育青衿而敷典式。
青工 青工 青工是现代青年工人的简称。
留住 留住 留住是 宋 元 时一种泛用的市井青年名字。
初生之犊 初生之犊【解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示例】以~的勇气,站在一切战斗的前列。 ◎夏衍《戏剧抗战三年间》【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解释】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示例】他终于~,改邪归正了。【近义词】弃恶从善、迷途知返【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失足青年
浪子回頭 【解释】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示例】他终于~,改邪归正了。【近义词】弃恶从善、迷途知返【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失足青年
初生之犢 【解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示例】以~的勇气,站在一切战斗的前列。 ◎夏衍《戏剧抗战三年间》【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头角峥嵘 头角峥嵘【解释】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示例】那时~际,搅海翻江上九天。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近义词】初生牛犊【反义词】乳臭未干【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用于年轻人
頭角崢嶸 【解释】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示例】那时~际,搅海翻江上九天。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近义词】初生牛犊【反义词】乳臭未干【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用于年轻人
毕业生 毕业生 《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等主演。该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1968年该片获得了第25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第4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等奖项。 毕业生 (汉语词语)毕业生,意思是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达到规定的要求,准予结业的学生或学员。
畢業生 毕业生 《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等主演。该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1968年该片获得了第25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第4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等奖项。 毕业生 (汉语词语)毕业生,意思是在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期满,达到规定的要求,准予结业的学生或学员。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出处】《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示例】天禅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催开战马,摇枪冲杀过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近义词】无所畏惧、敢作敢为【反义词】胆小怕事【语法】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分句;一般形容年轻人
初生牛犢不怕虎 【解释】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出处】《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示例】天禅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催开战马,摇枪冲杀过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近义词】无所畏惧、敢作敢为【反义词】胆小怕事【语法】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分句;一般形容年轻人
孤独者 孤独者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孤独者》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6年,后收录于小说集《彷徨》中。 该小说讲述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 鲁迅通过这个故事表明,中国还远不具备让青年人作为自由个体可独立生存,运用其天赋,服务于社会的社会环境。
过生日 过生日 生日就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实质是一个纪念日,纪念着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一般在中国比较重视老人和儿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在中国的传统中,生日吃寿面和鸡蛋。西风渐进,青年人用蛋糕和蜡烛庆祝。
口香糖 口香糖 (糖类)口香糖是以天然树胶或甘油树脂为胶体的基础,加入糖浆、薄荷、甜味剂等调和压制而成的一种供人们放入口中嚼咬的糖。是很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一种糖类。既可吃又可玩,深受儿童和青年人喜爱。同时也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扮酷、时尚的新宠。在提升口腔健康的同时,通过咀嚼口香糖带来的面部肌肉运动,在认知学领域也具有多重功效。
過生日 过生日 生日就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实质是一个纪念日,纪念着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一般在中国比较重视老人和儿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在中国的传统中,生日吃寿面和鸡蛋。西风渐进,青年人用蛋糕和蜡烛庆祝。
毛孩子 毛孩子 毛孩子,指小孩﹐未成年者。常用于称呼青年人﹐表示轻蔑的口气。
初生之犢不畏虎 【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示例】我看你二人,也真是~! ◎粤剧《搜书院》
初生之犊不畏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示例】我看你二人,也真是~! ◎粤剧《搜书院》
青春客 1.指青年人。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青年人的词语:1. 年轻;2. 活力;3. 热情;4. 朝气蓬勃;5. 充满梦想;6. 有为青年;7. 自信;8. 勇敢;9. 奋斗;10. 追求自由;11. 豁达;12. 睿智;13. 乐观;14. 积极;15. 拼搏;16. 创新;17. 独立;18. 具有探索精神;19. 有追求;20. 善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