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马叫声的词语
形容马叫声的词语:1. 嘶鸣;2. 咆哮;3. 长嘶;4. 高喊;5. 喷鼻息;6. 呼啸;7. 嘶鸣声;8. 嘶叫声;9. 雄壮的嘶鸣;10. 低吼;11. 狂奔声;12. 车轮滚动声;13. 马蹄声;14. 轰鸣声;15. 猛烈的嘶鸣声;16. 雄浑的嘶鸣声;17. 悠扬的嘶鸣声;18. 雄厚的嘶鸣声;19. 雄健的嘶鸣声;20. 轻快的嘶鸣声
形容马叫声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
嘿耳 | 嘿耳 嘿耳,汉语词汇,象声词。马叫声。 |
人欢马叫 | 人欢马叫【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示例】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
喊声 | 喊声 喊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ǎn shēng,是指喧哗、喧嚷;也指由于强烈的激动或感动、不自觉地发出的叫声。 |
哜哜 | 哜哜 jì jì 哜哜(哜哜) (1).象声词。鸟兽鸣叫声。《文选·班彪<北征赋>》:“雁雝雝以群翔兮,鵾鸡鸣以哜哜。” 李善 注:“哜哜,众声也。” 艾芜 《端阳节》二:“三条小猪从秧田埂上应声跑回,正到竖着苦瓜架子的菜园边上,突然哜哜地惊叫起来。” (2).象声词。管弦凄切声。 汉 扬雄 《太玄·乐》:“钟鼓喈喈,管弦哜哜。” 范望 注:“哜哜,忧悲。” 司马光 集注:“哜哜,哀思之声。” |
嚌嚌 | 哜哜 jì jì 哜哜(哜哜) (1).象声词。鸟兽鸣叫声。《文选·班彪<北征赋>》:“雁雝雝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 李善 注:“哜哜,众声也。” 艾芜 《端阳节》二:“三条小猪从秧田埂上应声跑回,正到竖着苦瓜架子的菜园边上,突然哜哜地惊叫起来。” (2).象声词。管弦凄切声。 汉 扬雄 《太玄·乐》:“钟鼓喈喈,管弦哜哜。” 范望 注:“哜哜,忧悲。” 司马光 集注:“哜哜,哀思之声。” |
嘶鸣 | 嘶鸣 嘶鸣,拼音为sī míng,汉语词语,是指马放声鸣叫。 |
嘶鳴 | 嘶鸣 嘶鸣,拼音为sī míng,汉语词语,是指马放声鸣叫。 |
人声鼎沸 | 人声鼎沸【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声嘈杂 |
咴咴 | 咴咴 咴咴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uīhuī,解释为形容马叫的声音。 |
啾啾 | 啾啾 (象声词)啾啾是一个象声词,读音为jiū jiū,形容鸟儿发出的鸣叫声,也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泛指像各种凄切尖细的声音。《乐府诗集·木兰诗》等均有相关记载。 |
喊聲 | 喊声 喊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hǎn shēng,是指喧哗、喧嚷;也指由于强烈的激动或感动、不自觉地发出的叫声。 |
呜呜声 | 呜呜声 呜呜声,拟声词。北方乡村的静谧夜晚,森林,狂野麦田等的鸟叫声,以猫头鹰、布谷鸟、杜鹃鸟居多。有说这种声音是鸟类觅食时候所发出的信号,也有的说是向异性求偶的信号。 |
助听器 | 助听器 (辅助听力工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 图1. 人耳结构示意图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按使用方式分类为盒式、眼镜式、发夹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图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听器 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助听器被启用以来,助听器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由麦克风、放大器、接收器及电源几部分构成。但是助听器各部分的体积逐渐缩小,音质日渐改善,有更多的选择性控制。 1)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转化成电波。 2)放大器:增加电波的强度。 3)接收器:刚好和麦克风相反,把增加的电能再转回成声波。 4)电源:小型电池。 5)外壳:保护内部结构。 图3. 耳挂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 耳机 ,2.接收器 ,3.麦克风,4.音量调节钮,5.微调电位器 ,6.放大器 ,7.开关,8.电池座) 图4. 耳内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音量调控器,2.麦克风, 3.放大器,4.微调电位器 5.外壳,6.接收器) 助听器是帮助提高听力的仪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半导体扩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较弱小的声音,经放大后传到耳机,使本来听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听到声音。 目前,有如下几种类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1)从外部结构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从电子原理可分为: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等。 (3)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盒式、耳背式、耳内式都属于气导助听器。 图5. 几种助听器的外观 盒式助听器又叫体佩式或口袋式助听器。外形有如一个小型收音机般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池组装在其中,外边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适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助听器的传声器(麦克风)与接收器(耳机)距离较远,不易产生声反馈,因而对其最大输出限制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个手动调节旋钮。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使用5号或7号电池,也可使用充电电池。体佩式助听器还可以做成双耳收听助听器,由于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隐蔽性差。助听器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本底噪声较高,加之助听器本身及导线与衣服的摩擦,使声音易失真,声音质量降低。同时,耳机导线易损坏,小儿佩戴不安全。 耳内式助听器是一种微形助听器,外壳根据病人耳样定制。放大器、传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壳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电线或软管,较隐蔽和轻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内式助听器问世,由于需要根据个人耳甲腔定做,因此价格较高。一般中、青年人选用较多,对头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听器易受潮损坏的,可考虑选择耳内式助听器,成长发育期的聋儿因耳廓也在发育,不适合配戴。 深耳道助听器是目前体积最小,最隐蔽的助听器。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定做,声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处,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极大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外观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听器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听器放置于耳道内,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结构对声音尤其是高频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听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听器声音输出口离人耳鼓膜很近,助听器输出的声音能立即到达鼓膜,使输出增益和波形没有受到衰减,保证了足够的声能和音质保真度。使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轻、中度耳聋者,听力损失在65分贝内效果最佳。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 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者,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传音器、放大器、电池及音量调节、接收器等均装在呈长钩形的小盒内,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类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点是助听器会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是高精度的个人专用助听器。其助听器外壳根据患者耳形专门设计制造,配戴时非常服贴、严密、确保了声音的密闭及使用时配戴舒适;耳道式助听器体积比耳内助听器还小、无外接导线,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对声音的传送过程。因耳道式助听器置于耳道内,配戴隐蔽,不易为人察觉,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配戴助听器的形象要求。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耳道畸形、狭窄及溃疡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状态下,我们至少用两种方式听声音: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所谓骨导方式是声音信号振动颅骨,不通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输到内耳去;而气导方式是指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两种方式中后者占绝对优势。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内式等等都是气导型助听器。气导型助听器将放大的声音信号向外耳道内传输。骨导助听器不同。严格地说,骨导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骨导助听器没有所谓“耳机”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将震荡器在压紧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荡器的震动会引起颅骨的震荡并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骨导助听器的优势正在于此——直接传递到内耳。由于具备这样的优势,从理论上讲,骨导助听器特别适合传导性聋患者(也即外耳与中耳出现问题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骨导助听器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导听觉方式就远不如气导方式有效;第二,骨导助听器的输出装置——震荡器戴用不仅极不美观,而且极不舒适,很难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说来,只要能用气导助听器就应首先选用气导助听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复流脓不止,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骨导助听器。 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内式和耳道式几种类型。 1)盒式助听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机身与耳机有导线相接,使用时耳机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优点是干扰较小,功率较大,使用方便,容易调节,使用时间也长,价格较低,可满足耳聋程度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这种助听器盒放在衣袋里会产生摩擦声,影响语言辨别,配戴时很显眼,所以有时会觉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听器外形为3~4厘米长弯钩形,放在耳郭背后,通过一个羊角形耳钩和塑料管把声音送入耳道。它的优点是无导线,体积小巧,较隐蔽,干扰小,可装上感应线圈增加听电话的功能。不足之处是需专门配制一个耳模,初用时不太习惯以及调节不太方便等。 3)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属于小型助听器,具有微小、隐蔽、无导线、无需另做耳模、听声效果好、可提高听力等优点;但调节不方便,价格昂贵,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来定制。由于功率较小,只适用于中度耳聋,对重度及极重度耳聋者不适宜。 选配助听器时最好去医院,对听力做一次全面检查,用电测听等仪器准确地评价出耳聋的程度,再选助听器,如果当地没有相应条件的医院,听力损失程度与助听器功率的选配可按口语试验来估计。例如,听不到耳语声的人听力损失30~40分贝,听不到低小声的人听力损失约40~50分贝,此时宜选购低功率及中功率助听器;听不到普通讲话声的人听力损失约50~60分贝,听不到高声讲话的人听力损失60~70分贝,可选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听器;听不到大声喊叫声的人,听力损失70~80分贝,选用中、大功率助听器;全力喊叫声听不到的人听力损失约约80~90分贝或更高,可选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听器。 儿童“失聪”往往分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两种情况。可治愈性耳聋,如中耳炎、耳耵聍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针或清洗耳道即可转好,如果硬配助听器,助听器放大的声音,反而会对孩子听力造成损伤。 佩戴助听器前一定要明确诊断。因为儿童表达能力较弱,检查起来不容易配合,加上儿童听力有时有一定波动性,一次检查不能轻易下结论。家长要带孩子多做几次检查,在正规医院至少做两次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为孩子配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时,也不要只考虑美观,觉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听器不好看。其实,选配不适合的助听器才会影响孩子听力和发音。佩戴助听器1~2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再进行听力测试,以便及时调整。戴上助听器后孩子从无声世界到能听见声音,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应坚持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但不要急于求成,经过训练,孩子一般在佩戴3~4个月后开始学说话。 [1] 马小玲,刘训,张思幸. 国内助听器的现状调研与发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硕,董瑞娟.人工耳蜗植入者使用音调信息识别声调能力的评价[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丽颖,刘勇智. 人工听觉植入装置的发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5):56-580 [4] 陈克光,戴培东,杨琳.人工中耳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1):23-27 [5] 张戌宝,现代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单麦克风类)和性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5):514-517 |
助聽器 | 助听器 (辅助听力工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 图1. 人耳结构示意图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按使用方式分类为盒式、眼镜式、发夹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图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听器 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助听器被启用以来,助听器的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由麦克风、放大器、接收器及电源几部分构成。但是助听器各部分的体积逐渐缩小,音质日渐改善,有更多的选择性控制。 1)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转化成电波。 2)放大器:增加电波的强度。 3)接收器:刚好和麦克风相反,把增加的电能再转回成声波。 4)电源:小型电池。 5)外壳:保护内部结构。 图3. 耳挂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 耳机 ,2.接收器 ,3.麦克风,4.音量调节钮,5.微调电位器 ,6.放大器 ,7.开关,8.电池座) 图4. 耳内型助听器结构图(图示:1.音量调控器,2.麦克风, 3.放大器,4.微调电位器 5.外壳,6.接收器) 助听器是帮助提高听力的仪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半导体扩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较弱小的声音,经放大后传到耳机,使本来听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听到声音。 目前,有如下几种类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1)从外部结构可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而耳内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从电子原理可分为:模拟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全数码助听器、宽动态语言技术助听器等。 (3)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盒式、耳背式、耳内式都属于气导助听器。 图5. 几种助听器的外观 盒式助听器又叫体佩式或口袋式助听器。外形有如一个小型收音机般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池组装在其中,外边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适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助听器的传声器(麦克风)与接收器(耳机)距离较远,不易产生声反馈,因而对其最大输出限制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个手动调节旋钮。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使用5号或7号电池,也可使用充电电池。体佩式助听器还可以做成双耳收听助听器,由于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隐蔽性差。助听器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本底噪声较高,加之助听器本身及导线与衣服的摩擦,使声音易失真,声音质量降低。同时,耳机导线易损坏,小儿佩戴不安全。 耳内式助听器是一种微形助听器,外壳根据病人耳样定制。放大器、传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壳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电线或软管,较隐蔽和轻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内式助听器问世,由于需要根据个人耳甲腔定做,因此价格较高。一般中、青年人选用较多,对头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听器易受潮损坏的,可考虑选择耳内式助听器,成长发育期的聋儿因耳廓也在发育,不适合配戴。 深耳道助听器是目前体积最小,最隐蔽的助听器。根据使用者的耳道定做,声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处,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极大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外观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听器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听器放置于耳道内,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结构对声音尤其是高频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听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听器声音输出口离人耳鼓膜很近,助听器输出的声音能立即到达鼓膜,使输出增益和波形没有受到衰减,保证了足够的声能和音质保真度。使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轻、中度耳聋者,听力损失在65分贝内效果最佳。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 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者,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传音器、放大器、电池及音量调节、接收器等均装在呈长钩形的小盒内,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类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点是助听器会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耳聋患者,是高精度的个人专用助听器。其助听器外壳根据患者耳形专门设计制造,配戴时非常服贴、严密、确保了声音的密闭及使用时配戴舒适;耳道式助听器体积比耳内助听器还小、无外接导线,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对声音的传送过程。因耳道式助听器置于耳道内,配戴隐蔽,不易为人察觉,满足了使用者对自身配戴助听器的形象要求。儿童耳道未发育成熟不适宜配戴;耳道畸形、狭窄及溃疡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状态下,我们至少用两种方式听声音: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所谓骨导方式是声音信号振动颅骨,不通过外耳与中耳直接传输到内耳去;而气导方式是指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两种方式中后者占绝对优势。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内式等等都是气导型助听器。气导型助听器将放大的声音信号向外耳道内传输。骨导助听器不同。严格地说,骨导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骨导助听器没有所谓“耳机”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将震荡器在压紧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荡器的震动会引起颅骨的震荡并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骨导助听器的优势正在于此——直接传递到内耳。由于具备这样的优势,从理论上讲,骨导助听器特别适合传导性聋患者(也即外耳与中耳出现问题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骨导助听器远没有想象的那样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导听觉方式就远不如气导方式有效;第二,骨导助听器的输出装置——震荡器戴用不仅极不美观,而且极不舒适,很难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说来,只要能用气导助听器就应首先选用气导助听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复流脓不止,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内式助听器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使用骨导助听器。 目前市场上的助听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内式和耳道式几种类型。 1)盒式助听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机身与耳机有导线相接,使用时耳机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优点是干扰较小,功率较大,使用方便,容易调节,使用时间也长,价格较低,可满足耳聋程度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这种助听器盒放在衣袋里会产生摩擦声,影响语言辨别,配戴时很显眼,所以有时会觉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听器外形为3~4厘米长弯钩形,放在耳郭背后,通过一个羊角形耳钩和塑料管把声音送入耳道。它的优点是无导线,体积小巧,较隐蔽,干扰小,可装上感应线圈增加听电话的功能。不足之处是需专门配制一个耳模,初用时不太习惯以及调节不太方便等。 3)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属于小型助听器,具有微小、隐蔽、无导线、无需另做耳模、听声效果好、可提高听力等优点;但调节不方便,价格昂贵,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来定制。由于功率较小,只适用于中度耳聋,对重度及极重度耳聋者不适宜。 选配助听器时最好去医院,对听力做一次全面检查,用电测听等仪器准确地评价出耳聋的程度,再选助听器,如果当地没有相应条件的医院,听力损失程度与助听器功率的选配可按口语试验来估计。例如,听不到耳语声的人听力损失30~40分贝,听不到低小声的人听力损失约40~50分贝,此时宜选购低功率及中功率助听器;听不到普通讲话声的人听力损失约50~60分贝,听不到高声讲话的人听力损失60~70分贝,可选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听器;听不到大声喊叫声的人,听力损失70~80分贝,选用中、大功率助听器;全力喊叫声听不到的人听力损失约约80~90分贝或更高,可选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听器。 儿童“失聪”往往分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两种情况。可治愈性耳聋,如中耳炎、耳耵聍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针或清洗耳道即可转好,如果硬配助听器,助听器放大的声音,反而会对孩子听力造成损伤。 佩戴助听器前一定要明确诊断。因为儿童表达能力较弱,检查起来不容易配合,加上儿童听力有时有一定波动性,一次检查不能轻易下结论。家长要带孩子多做几次检查,在正规医院至少做两次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为孩子配助听器。佩戴助听器时,也不要只考虑美观,觉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听器不好看。其实,选配不适合的助听器才会影响孩子听力和发音。佩戴助听器1~2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再进行听力测试,以便及时调整。戴上助听器后孩子从无声世界到能听见声音,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应坚持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但不要急于求成,经过训练,孩子一般在佩戴3~4个月后开始学说话。 [1] 马小玲,刘训,张思幸. 国内助听器的现状调研与发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硕,董瑞娟.人工耳蜗植入者使用音调信息识别声调能力的评价[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丽颖,刘勇智. 人工听觉植入装置的发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5):56-580 [4] 陈克光,戴培东,杨琳.人工中耳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1):23-27 [5] 张戌宝,现代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单麦克风类)和性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5):514-517 |
人歡馬叫 |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示例】田野上~,一片丰收的景象。 |
人聲鼎沸 |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近义词】人欢马叫、震耳欲聋【反义词】万籁俱寂、鸦雀无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人声嘈杂 |
長臂猿 | 长臂猿 (长臂猿科动物通称)长臂猿(学名:Hylobatidae):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有4属16种。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群居,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食物以浆果为主,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每胎产1仔。能用双臂钩住树枝,交替向前运动。无尾和颊囊。喉部音囊发达,善于鸣叫。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长臂猿科所有种均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 |
长臂猿 | 长臂猿 (长臂猿科动物通称)长臂猿(学名:Hylobatidae):是灵长目一科动物的通称,有4属16种。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体长45.6-63.5厘米,无尾,体重6-13千克。直立高不过0.9米;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有较长的犬齿。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种类叫声差别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群居,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食物以浆果为主,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每胎产1仔。能用双臂钩住树枝,交替向前运动。无尾和颊囊。喉部音囊发达,善于鸣叫。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长臂猿科所有种均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 |
人喊马嘶 | 人喊马嘶【解释】人喊叫,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出处】唐·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示例】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
班声 | 班声 bān shēng 班声 原指班马之鸣声,亦泛指马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又叫《讨武氏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清 吴伟业 《送朱遂初》诗之二:“清秋柳陌响朱轮,帐下班声到近臣。”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双噬》:“班声乱嘶,万幕连云起。” |
鬼哭狼嚎 | 鬼哭狼嚎【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示例】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近义词】狼号鬼哭、鬼哭神号【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唱叫 | 唱叫 唱叫,大声呼叫,出自宋·苏轼《奏劾巡铺内臣陈慥》。 |
嘶叫 | 嘶叫 嘶叫,鸣叫。 |
叫苦不迭 | 叫苦不迭【解释】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出处】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享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示例】只见靠壁一个蓬头孩子,曲着身子,睡得好不自在,夫人暗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八)【近义词】叫苦连天、长吁短叹【反义词】眉开眼笑、乐不可支【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突然陷入困境时 |
哑哑 | 哑哑 笑声。《易·震》:“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笑声。” 唐 王维 《宋进马哀辞》:“百官并入兮,何语笑之哑哑。” 清 袁枚 《新齐谐·徐崖客》:“ 徐 乃以手指口,又指其腹,毛人笑愈甚,哑哑有声,向震林谷。” |
黄鸟 | 黄鸟 (金翅(雀)属一种名叫黄)黄鸟(学名:Carduelis spinus )又名黄莺、金衣公子、黑枕黄鹂,是一种候鸟,体长20-26厘米,体重60-100克,夏天飞到中国东部地区繁殖,冬季南迁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半岛等地越冬。主食是对农林有害的昆虫,也吃些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叫声犹如流水般的婉转动听。 |
黃鳥 | 黄鸟 (金翅(雀)属一种名叫黄)黄鸟(学名:Carduelis spinus )又名黄莺、金衣公子、黑枕黄鹂,是一种候鸟,体长20-26厘米,体重60-100克,夏天飞到中国东部地区繁殖,冬季南迁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半岛等地越冬。主食是对农林有害的昆虫,也吃些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叫声犹如流水般的婉转动听。 |
咴儿咴儿 | 咴儿咴儿 huīrhuīr[neigh] 象声词,形容马叫的声音 |
一牛吼地 | 一牛吼地【解释】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出处】《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示例】五马渡江开国处,~作庵人。 ◎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 |
人语马嘶 | 人语马嘶【解释】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出处】唐·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元·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示例】却说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 |
指猴 | 指猴 指猴(学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因指和趾长(中指特长)而得名。体型像大老鼠,体长36-44厘米,尾长50-60厘米,体重2千克;体毛粗长,深褐至黑色;尾比身体长,尾毛蓬松,形似扫帚,毛长达10厘米,黑或灰色;体纤细;头大吻钝;耳大,膜质;除大拇指和大脚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齿结构像鼠,仅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长。 栖息于热带雨林的大树枝或树干上,在树洞或树杈上筑球形巢。单独或成对生活,夜间活动。喜食昆虫。取食时常用中指敲击树皮,判断有无空洞,然后贴耳细听,如有虫响,则用门齿将树皮啮一小洞,再用中指将虫抠出。由于叫声凄厉,似哭声,当地人认为指猴会带来恶运,所以一旦看到便杀死,加之栖息地的破坏,指猴变得数量极其稀少,曾一度认为已经灭绝。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森林。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嘤嘤 | 嘤嘤 (汉语词语)嘤嘤:一、《康熙字典》214页“幺茎切”从音【樱】yīng。《说文》鸟鸣也。《诗.小雅.伐木》:“鸟鸣嘤嘤,【注】嘤嘤而鸟鸣喻朋友切磋相正。”又《集韵》通作[譻luán]《张衡思玄赋》:“鸣玉鸾之譻譻。” 【譻】《说文》声也,《广雅》鸣也。 二、《古汉语常用字典》464页。1.鸟鸣声,《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2.铃声,李贺《贾公闾贵壻曲》:“嘤嘤白马来,满脑黄金重。" |
嚶嚶 | 嘤嘤 (汉语词语)嘤嘤:一、《康熙字典》214页“幺茎切”从音【樱】yīng。《说文》鸟鸣也。《诗.小雅.伐木》:“鸟鸣嘤嘤,【注】嘤嘤而鸟鸣喻朋友切磋相正。”又《集韵》通作[譻luán]《张衡思玄赋》:“鸣玉鸾之譻譻。” 【譻】《说文》声也,《广雅》鸣也。 二、《古汉语常用字典》464页。1.鸟鸣声,《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2.铃声,李贺《贾公闾贵壻曲》:“嘤嘤白马来,满脑黄金重。" |
咶噪 | 咶噪 解释 (1).喧扰;吵闹。 明 沉仕 《普天乐·思情》曲:“风和雨纵横正飘,时间玉马偏咶噪。”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围在这人旁边的十来二十位,就一下咶噪起来。” (2).旧时打招呼、表示谢意的习惯语。犹今言打扰、对不起。《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薛婆 进了典铺,与管典的相见了,叫声咶噪,便把箱儿打开。”《何典》第二回:“ 活鬼 接在手中,千谢万咶噪的辞别起身。” |
迷失 | 迷失 《迷失》(Lost)是ABC Studios出品,J·J·艾布拉姆斯、Jeffrey Lieber、达蒙·林德洛夫等创作的一部科幻悬疑类电视连续剧,马修·福克斯、乔什·哈洛威、伊万杰琳·莉莉、特里·奥奎因等主演,于2004年9月22日在美国首播,2010年5月23日完结,共播出6季。 本剧主要讲述大洋航空815客机坠落在太平洋的热带神秘孤岛上,48名乘客侥幸生还。面对这种荒芜人烟的小岛,生还者形形色色,国籍、人种、文化背景、个性各异,有父亲,有儿子,有朋友,也有敌人。他们既要克服恶劣的天气,在荒蛮的热带丛林中寻找食物、水源,还有一只在夜晚发出令所有人胆战叫声的神秘生物;更困难的是他们必须战胜个人私欲,排除隔阂与分歧,同舟共济,求得生存。 迷失 (汉语词语)迷失(mí shī),指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例:我在途中~了方向。 |
青枝緑叶 | 青枝緑叶【解释】1.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西游记》第二六回:“他把我的楊柳枝拔去了,放在煉丹爐裏,炙得焦乾,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緑葉,與舊相同。” 管桦 《白马山》:“从青枝緑叶的丛林中,传出百灵子的叫声。”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阳光透过树冠,投下浓重的绿影,在青枝绿叶间,辉映得更绿更翠。”2.比喻年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老孙头 说:‘老了呀,老弟,要是在你这样青枝绿叶的年纪,别说这五十个胡子,就是五百,五千,也挡得住。’” |
鱼篮 | 鱼篮 盛鱼的竹篮 元马祖常《淮南鱼歌》之一:“船中捕来鱼,卖钱买鱼篮。”《西游记》第八六回:“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鯹。’”《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仔细听时,不是别处,却是鱼篮内叫声。” |
啼鵑 | 辞典解释啼鹃 tí juān 杜鹃的啼叫声。 宋.张炎〈阮郎归.钿车骄马锦相连〉词:「醉中不信有啼鹃,江南二十年。」 |
青枝綠葉 | 【解释】1.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西游记》第二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去了,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管桦 《白马山》:“从青枝绿叶的丛林中,传出百灵子的叫声。”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阳光透过树冠,投下浓重的绿影,在青枝绿叶间,辉映得更绿更翠。”2.比喻年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老孙头 说:‘老了呀,老弟,要是在你这样青枝绿叶的年纪,别说这五十个胡子,就是五百,五千,也挡得住。’” |
青枝緑葉 | 【解释】1.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西游记》第二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去了,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管桦 《白马山》:“从青枝绿叶的丛林中,传出百灵子的叫声。”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阳光透过树冠,投下浓重的绿影,在青枝绿叶间,辉映得更绿更翠。”2.比喻年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 老孙头 说:‘老了呀,老弟,要是在你这样青枝绿叶的年纪,别说这五十个胡子,就是五百,五千,也挡得住。’” |
魚籃 | 鱼篮 盛鱼的竹篮 元马祖常《淮南鱼歌》之一:“船中捕来鱼,卖钱买鱼篮。”《西游记》第八六回:“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鯹。’”《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仔细听时,不是别处,却是鱼篮内叫声。” |
叫苦 | 叫苦 叫苦,汉语词汇。 拼音: jiào kǔ 释义:指因过分辛苦而抱怨等。 |
扬声 | 扬声 扬声,汉语词汇。 拼音:yángshēng 释义:1、高声。2.传播名声。3.扬言。4.为丧家助哀。 |
马头 | 马头 (历史称谓)马头,历史称谓,古城名。 |
彪形大汉 | 彪形大汉【解释】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金奎也选了二十名彪形大汉,教他们十八般武艺。”【近义词】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反义词】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人凶恶的样子 |
马鞭 | 马鞭 骑马的辅助用具,用于驱使马匹按照人类的意愿完成各种动作。根据不同的马术项目,分为赛鞭、障碍鞭 和盛装舞步鞭等。赛鞭的长度大约为60到75厘米,鞭杆较粗,手柄比较长,障碍鞭长度和赛鞭相仿,但鞭杆比较细,手柄较短。 |
彪形大漢 | 【解释】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金奎也选了二十名彪形大汉,教他们十八般武艺。”【近义词】五大三粗、身高马大、孔武有力【反义词】弱不禁风、质似薄柳、瘦骨伶仃【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人凶恶的样子 |
垂死 | 垂死 垂死,指临近死亡,语出《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明公廐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
人喊馬嘶 | 【解释】人喊叫,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出处】唐·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示例】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
鸣鞭 | 鸣鞭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 |
鳴鞭 | 鸣鞭 “净鞭”也叫“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目的是警告臣下:皇上即将驾到,重要典礼就要开始,大家要立即安静,所以叫“净鞭”或“静鞭”。《元曲选》马致远“陈抟高卧四”:“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就是这种“净鞭”。 |
班聲 | 班声 bān shēng 班声 原指班马之鸣声,亦泛指马嘶。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又叫《讨武氏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清 吴伟业 《送朱遂初》诗之二:“清秋柳陌响朱轮,帐下班声到近臣。”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双噬》:“班声乱嘶,万幕连云起。” |
鬼哭神嚎 | 鬼哭神嚎【解释】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示例】此时大名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近义词】鬼哭狼嚎【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赶着 | 赶着 赶着 拼音: 解释: 1.赶紧,使不误时。如:赶着返校。2.趁着;当着。如:这项工作应赶着在月底完成。3.一个接一个地。如:人们都赶着进了屋子。4. 【方】∶逢迎,攀附。如:赶着叫大娘,左一声,右一声。5.驱赶;驾驭。如:赶着一辆马车。 |
雷琴 | 雷琴 雷琴是民族拉弦乐器中个性和特色最为明显的乐器之一,起源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发明人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兴隆庄沈少明先生。年幼时因病双目失明,十岁拜孤山西村张立全老师学习弹三弦唱古曲,凭着特有的音乐天赋,娴熟的演奏技巧,吹拉弹唱无所不精。1953年代表通州专区参加河北省文艺调演。他的三弦拉戏《刘巧儿》惟妙惟肖的声音引起轰动。无独有偶,当时参加汇演的天津代表队有个叫王殿玉的,他用的是改装三弦,把坠琴的筒子换上三弦的杆子,把筒子加粗,他演奏的曲目是山东吕剧《子妹易嫁》按演出的剧场效果远不如沈少明先生的《刘巧儿》这可能跟地域有关,但这样两件乐器演奏手法、音乐表现基本一样。因为声音大又洪亮,象打雷似的,人们就叫它大雷。 人们自然把雷琴分为两派:天津的王殿玉、北京的沈少明。在沈少明先生精彩演绎下,很多目睹的观众为之倾倒,让行里人折服。每当中央广播电台播放时人们都要争相转告。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郓城艺人王殿玉(1899—1964)在坠胡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琴杆窄而长,用红木、花梨木制,表面为指板。琴头呈铲形,左右各置一弦轴,轴表面刻有瓣纹,轴顶嵌骨饰。琴筒大而短,铜制、圆形,蟒皮蒙面,后敞口。置琴码,张两弦。琴弓较二胡弓长,所拴马尾束较宽。有大、小两种。大者全长 110厘米,张钢丝弦;小者全长90厘米,张丝弦。大雷琴定弦e、a或d、a,小雷琴定弦高八度。音域均三个半八度。 |
牵盐 | 牵盐 您也听说过千里马的事吗?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
牽鹽 | 牵盐 您也听说过千里马的事吗?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
攒蹄 | 攒蹄 cuán tí 攒蹄 (1).马急驰貌。因前后蹄紧接,状如相聚,故云。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廝琅琅弓上箭,扑剌剌马攒蹄。” (2).谓四蹄并拢或将人的四肢捆拢。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一折:“我如今唤他一声善哥,他便抿耳攒蹄。”按,此“善哥”为虎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大夫叫将宣教四马攒蹄,捆做一团。” |
攢蹄 | 攒蹄 cuán tí 攒蹄 (1).马急驰貌。因前后蹄紧接,状如相聚,故云。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厮琅琅弓上箭,扑剌剌马攒蹄。” (2).谓四蹄并拢或将人的四肢捆拢。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一折:“我如今唤他一声善哥,他便抿耳攒蹄。”按,此“善哥”为虎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大夫叫将宣教四马攒蹄,捆做一团。” |
纠纷 | 纠纷 (马志明相声)《纠纷》,马志明相声代表作之一 。这个故事是马志明根据在派出所的见闻所改编的。一经推出,由于其贴近生活的内容和细腻传神的表演,很快被观众接受,迅速火爆起来。甚至有观众向天拖打电话,询问是否有一位叫丁文元的保全工。可见作者将这个人物刻画活了,已经完全深入人心。 纠纷 (汉语词语)纠纷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糺纷”,读音为jiū fēn,基本解释指争执不下的事或不易解决的事情,也有交错杂乱貌;纷扰;杂乱;犹纠缠或争执的事情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