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议论的诗词(370首)

221 《奉和李令扈从温泉宫赐游骊山韦侍郎别业》 唐·卢僎

风后轩皇佐,云峰谢客居。
承恩来翠岭,缔赏出丹除。
飞盖松溪寂,清笳玉洞虚。
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古文观止议论寓理

222 《送丰城王少府》 唐·杨炯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
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咏物议论借古讽今

223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一作陈伯材诗)》 唐·陈子良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离别写人议论

224 《琴曲歌辞·别鹤》 唐·杨巨源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
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
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

225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昭德舞》 唐·佚名

肃肃文考,源浚派长。
汉称诞季,周实生昌。
奄有四海,超彼百王。
笙镛迭奏,礼物荧煌。

吊古伤今抒情议论

226 《送郑仲远》 宋·张九成

仲远英俊人,落笔惊飞电。
来自神仙中,风姿冰雪盥。
我谪天南陲,君来适相见。
忆昔我与君,射策麒麟殿。

227 《癸卯豫章贡闱酬赠教授张安叔》 宋·曾丰

吾与子所居,相去二百里。
建昌吾之邻,其实同郡耳。
已久闻姓名,不专为科第。
论心虽所共,举足若相避。

228 《挽吴春卿舍人》 宋·喻良能

出处平生似昔贤,高风劲节凛朝端。
回天议论心无歉,脱腕文章世所难。
斫铁叫天蛮獠服,调羹满钵里闾欢。
定应直笔书英躅,留与千秋后代看。

229 《李侍郎三和屋字诗次韵为谢》 宋·喻良能

卫武文章比淇竹,闭阁著书欣仰屋。
胸蟠载籍馀万卷,为家五百九十六。
词华尔雅骚可奴,议论渊源经可续。
笔端凛凛挟风霜,齿颊泠泠潄冰玉。
久知广大端可法,自顾么微何足录。
愿同湛辈附羊公,庶比江西派山谷。

230 《送杨飞卿国录》 宋·喻良能

杨侯作录来成均,野鹤昂昂端不群。
一朝议论不入意,弃掷禄位如浮云。
群公挽衣留不住,直入苕霅亲耕耘。
惜吾无力叫帝阍,不能以侯直谅闻。

231 《王羲之》 宋·徐钧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232 《将军一首》 宋·苏籀

将军义勇名,蜂蚁尝旅拒。
俯迩建赤油,超摇挥白羽。
不辞援鼓桴,岂以遗君父。
匈奴恨未灭,致官逾哙伍。

233 《次韵答晁以道见赠二首》 宋·苏籀

骨髓缄藏万古谋,畔牢愁思不禁秋。
常怜屈宋鸣中古,不遇丘轲放一头。
文赋东坡推典丽,简书西路失归休。
看公议论方游夏,岂数苏州与柳州。

234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 宋·苏颂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235 《丑女歌》 宋·宋伯仁

梳风杨柳笑,沐雨杏花羞。
看看三十余,不敢不妆楼。
待媒媒不来,对娘娘共哭。
何时王右军,来坦东床腹。

236 《壬辰正月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诸友於雁苍建赤》 宋·舒岳祥

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
於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

237 《王大卿挽词三首》 宋·释宝昙

白璧连城重,黄金百炼刚。
固应须润色,肯为世低昂。
议论倾馀子,声名彻上方。
冯唐元未老,归计已苞桑。

238 《陪程元诏文彧李久善游汉州天宁元诏有诗见遗》 宋·郭印

四海岂无兄弟亲,气合行须同父母。
相逢坐语忽移时,不觉朝餐辄过午。
品评人物妙雌黄,议论邦家人覼缕。
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愤填膺欣欲吐。

239 《何耕道还邛南赠诗为别》 宋·郭印

古人不复见,俗学尚穿凿。
时花亦可观,潢潦终易涸。
暮年识吾子,志与流辈各。
入道穷根源,高情转寥廓。

240 《寄蒋自庵》 宋·顾逢

破屋依萧寺,仅能容此身。
无心长自笑,一语不言贫。
议论思诸老,交游择好人。
名门谁解识,帽破与衣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