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的诗词(254首)

181 《冬夜和范秘书宿秘省中作》 唐·李频

每日得闲吟,清曹阙下深。
因知遥夜坐,别有远山心。
芸细书中气,松疏雪后阴。
归时高兴足,还复插朝簪。

重阳节抒怀

182 《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唐·刘沧

南泛孤舟景自饶,蒹葭汀浦晚萧萧。
秋风汉水旅愁起,寒木楚山归思遥。
独夜猿声和落叶,晴江月色带回潮。
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

183 《峡山寺上方》 唐·李群玉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重阳节登高饮酒典故

184 《秋夕即事》 唐·刘得仁

永夕坐暝久,萧萧猿狖啼。
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
危叶无风坠,幽禽并树栖。
自怜在岐路,不醉亦沉迷。

重阳节友情感叹

185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唐·李商隐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
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
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重阳节思乡

186 《华清宫》 唐·李商隐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
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

重阳节登高思乡菊花

187 《寄妾赵氏(一作赵氏诗)》 唐·房千里

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只应霜月明君意,缓抚瑶琴送我愁。
山远莫教双泪尽,雁来空寄八行幽。
相如若返临邛市,画舸朱轩万里游。

重阳节饮酒抒情典故

188 《鹭鸶》 唐·张祜

深窥思不穷,揭趾浅沙中。
一点山光净,孤飞潭影空。
暗栖松叶露,双下蓼花风。
好是沧波侣,垂丝趣亦同。

节日重阳节

189 《日者》 唐·章孝标

十指中央了五行,说人休咎见前生。
我来本乞真消息,却怕呵钱卦欲成。

重阳节菊花抒情

190 《偶然书怀》 唐·姚合

十年通籍入金门,自愧名微枉搢绅。
炼得丹砂疑不食,从兹白发日相亲。
家山迢递归无路,杯酒稀疏病到身。
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重阳节抒怀

191 《长安言怀》 唐·鲍溶

殷殷生念厚,戚戚劳者多。
二时昼夜等,百岁讵几何。
日下文翰苑,侧身识经过。
千虑恐一失,翔阳已蹉跎。

重阳节抒怀

192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唐·白居易

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
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
头风初定后,眼暗欲明时。
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
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

重阳节登高饮酒思念

193 《尝新酒忆晦叔二首》 唐·白居易

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自君抛我去,此物共谁尝。
世上强欺弱,人间醉胜醒。
自君抛我去,此语更谁听。

唐诗三百首重阳节登高写景

194 《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唐·白居易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195 《蛮中》 唐·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重阳节饮酒思乡

196 《送远客》 唐·张籍

南原相送处,秋水草还生。
同作忆乡客,如今分路行。
因谁寄归信,渐远问前程。
明日重阳节,无人上古城。

登高怀古

197 《淮阴行五首》 唐·刘禹锡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
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重阳节登高写景抒情

198 《哭王都护》 唐·于鹄

老将明王识,临终拜上公。
告哀乡路远,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门里,铭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滥,独传说英雄。

重阳节悲秋

199 《赠太清卢道士》 唐·王建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重阳节离别饮酒

200 《塞上》 唐·王建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重阳节友情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