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后汉书辑注》 著录

作者:周天游辑注
  隋书经籍志:

  后汉书一百三十卷无帝纪,吴武陵太守谢承撰。

  后汉记六十五卷本一百卷,梁有,今残缺。晋散骑常侍薛莹撰。

  续汉书八十三卷晋祕书监司马彪撰。

  后汉书十七卷本九十七卷,今残缺。晋少府卿华嶠撰。

  后汉书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晋祠部郎谢沈撰。

  后汉南记四十五卷本五十五卷,今残缺。晋江州从事张莹撰。

  后汉书九十五卷本一百卷,晋祕书监袁山松撰。  后汉纪三十卷张璠撰。

  旧唐书经籍志:

  后汉书一百三十三卷谢承撰。

  后汉记一百卷薛莹作。  后汉书八十三卷司马彪撰。

  后汉书三十一卷华嶠作。  又一百二卷谢沈撰。

  汉南纪五十八卷张莹撰。

  后汉书一百二卷袁山松作。

  后汉纪三十卷张璠撰。

  新唐书艺文志:

  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卷又录一卷薛莹后汉记一百卷司马彪续汉书八十三卷又录一卷华嶠后汉书三十一卷谢沈后汉书一百二卷袁山松后汉书一百一卷又录一卷张莹汉南纪五十八卷张璠后汉纪三十卷

  三、评论袁宏后汉纪自序(节录)

  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其所缀会汉纪、谢承书、司马彪书、华嶠书、谢沈书、汉山阳山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旁及诸郡耆旧先贤传,凡数百卷。前史闕略,多不次敘,错谬同异,谁使正之?经营八年,疲而不能定。颇有传者,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故復探而益之。

  文心雕龙史传篇(节录)

  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华嶠之准当,则其冠也。

  史通(节录)

  六家篇:至孝献帝,始命荀悦撮其书为编年体,依左传著汉纪三十篇。自是每代国史,皆有斯作,起自后汉,至於高齐。如张璠、孙盛、干宝、徐贾、裴子野、吴均、何之元、王劭等,其所著书,或谓之春秋,或谓之纪,或谓之略,或谓之典,或谓之志。虽名各异,大抵皆依左传以为的准焉。

  二体篇:盖荀悦、张璠,丘明之党也;班固、华嶠,子长之流也。惟此二家,各相矜尚。

  书志篇:原夫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嶠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名目虽异,体统不殊。亦犹楚谓之檮杌,晋谓之乘,鲁谓之春秋,其义一也。

  又曰:若乃五行、艺文,班补子长之闕;百官、舆服,谢拾孟坚之遗。王隱后来,加以瑞异;魏收晚进,弘以释老。斯则自我作故,出乎胸忆,求诸歷代,不过一二者焉。  又曰:窃以国史所书,宜述当时之事。必为志而论天象也,但载其时彗孛氛祲,薄食晦明,裨灶、梓慎之所占,京房、李郃之所候。至如荧惑退舍,宋公延龄,中台告坼,晋相速祸,星集潁川而贤人聚,月犯少微而处士亡,如斯之类,志之可也。若乃体分蒙澒,色著青苍,丹曦、素魄之躔次,黄道、紫宫之分野,既不预於人事,輒编之於策书,故曰刊之国史,施於何代不可也。其间唯有袁山松、沈约、萧子显、魏收等数家,颇觉其非,不遵旧例。凡所记录,多合事宜。寸有所长,贤於班、马远矣。

  又曰:伏羲已降,文籍始备。逮於战国,其书五车,传之无穷,是曰不朽。夫古之所制,我有何力,而班汉定其流別,编为艺文志。论其妄载,事等上篇。续汉已还,祖述不暇。夫前志已录,而后志仍书,篇目如旧,频烦互出,何异以水济水,谁能饮之者乎?

  又曰:自汉中兴已还,迄於宋、齐,其间司马彪、臧荣绪、沈约、萧子显相承载笔,竞志五行。虽未能尽善,而大较多实。何者?如彪之徒,皆自以名惭汉儒,才劣班史,凡所辩论,务守常途。既动遵绳墨,故理绝河汉。兼以古书从略,求征应者难该;近史尚繁,考祥符者易洽。此昔人所以言有乖越,后进所以事反精审也。

  论赞篇曰: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詮,陈寿曰评,王隱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譔,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