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东游》阅读答案及赏析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释
⑴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⑵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⑶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⑷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⑸江:指长江。几人:犹言谁人。
⑹孤棹:孤舟。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⑺何当:何时。
⑻樽酒:犹杯酒。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离颜:离别的愁颜。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及时节,荒凉的古垒边,黄叶飘零,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远行友人的别绪离愁。
B.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
C.“江上几人在”句想象归客一个人归还将遇见哪些故人,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及对故交的情意。
D.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当此送别之际,设想他日重逢,开怀畅饮,更见惜别之情。
②有人说这首送别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A. 诗中说友人“浩然离故关”,即豪迈坚定地离开故地,所以A项中“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送友人远行的别绪离愁”不合诗意。
(2)①景象辽阔深远(2分)结合具体诗句(2分)②友人豪情出游,并不伤别(2分),分别之时遐想日后的重逢,开怀畅饮(2分)。(也可从“天涯孤棹还”想象友人孤独回来,作者离别之情跃然纸上角度答。)(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
简析
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人。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虽是在秋季送别,却无悲秋的凄楚。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悲凉,有秋景而无伤秋之情,与人别而不纵悲情,毫无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文风。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释
⑴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⑵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⑶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⑷郢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即荆门山。
⑸江:指长江。几人:犹言谁人。
⑹孤棹:孤舟。棹:原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后引申为船。
⑺何当:何时。
⑻樽酒:犹杯酒。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离颜:离别的愁颜。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及时节,荒凉的古垒边,黄叶飘零,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远行友人的别绪离愁。
B.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
C.“江上几人在”句想象归客一个人归还将遇见哪些故人,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及对故交的情意。
D.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当此送别之际,设想他日重逢,开怀畅饮,更见惜别之情。
②有人说这首送别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A. 诗中说友人“浩然离故关”,即豪迈坚定地离开故地,所以A项中“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送友人远行的别绪离愁”不合诗意。
(2)①景象辽阔深远(2分)结合具体诗句(2分)②友人豪情出游,并不伤别(2分),分别之时遐想日后的重逢,开怀畅饮(2分)。(也可从“天涯孤棹还”想象友人孤独回来,作者离别之情跃然纸上角度答。)(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
简析
此诗写送别,“浩然离故关”一句确立了诗的基调,由于离人意气昂扬,就使得黄叶飘零、天涯孤棹等景色显得悲凉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动人。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虽是在秋季送别,却无悲秋的凄楚。全诗意境雄浑壮阔,慷慨悲凉,有秋景而无伤秋之情,与人别而不纵悲情,毫无作者“花间词派”婉约纤丽的文风。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
* 送人东游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注释⑴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⑵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指远游之志甚坚。《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⑶汉阳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