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之子来攀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牧羊之子来攀登”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高丘而望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yáng zhī zǐ lái pān d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牧羊之子来攀登”全诗

《登高丘而望远》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分类:

作者简介(李白)

李白头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登高丘而望远》李白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高丘而望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登上高丘远眺海,
六鳌的骨头已布满霜,
三座山峦是否还在?
扶桑树已有些倾折,
白日正在西沉,光彩熄灭。
银台金阙如同梦中景象,
秦皇和汉武已空无所有。
精卫鸟费尽心思填海,
鼋鼍无处栖身依靠。
你不曾见到骊山和茂陵已尽成灰烬,
牧羊之子来攀登高峰。
盗贼抢走了宝玉,
精灵们竟然无能为力。
现如今,穷兵黩武成为常态,
鼎湖上的飞龙又如何可骑乘?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站在高丘之上,远眺着一片辽阔的海洋,他看到了一些令人沉思的景象和现象。六鳌的骨头布满了霜,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怀疑三座山峦是否还在,表达出对自然界变化的不确定和疑惑。

诗中提到的扶桑树倾折,象征着东方的势力衰落,国家的衰弱。白日西沉,光彩熄灭,暗示着国家的衰败和光明的逐渐消失。

银台金阙如同梦中景象,秦皇和汉武已经消失,表达了对昔日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精卫鸟费尽心思填海,鼋鼍无处栖身依靠,暗示了努力填平海洋和无处栖身的无奈。

诗人又提到了骊山和茂陵已尽成灰烬,牧羊之子攀登高峰,这里揭示了人世间的荣辱兴衰,以及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和渺茫。

盗贼抢走了宝玉,精灵们无能为力,表达了对社会道德败坏和正义力量无力的失望。

最后,诗人对当时的社会局势进行了批判,穷兵黩武成为常态,鼎湖上的飞龙已无法骑乘,折射出他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和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壮丽的景色和形象描绘,折射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情况的思考和忧虑,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人世间荣辱兴衰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牧羊之子来攀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ēng gāo qiū ér wàng yuǎn
登高丘而望远

dēng gāo qiū ér wàng yuǎn hǎi, liù áo gǔ yǐ shuāng, sān shān liú ān zài?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fú sāng bàn cuī shé, bái rì chén guāng cǎi.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yín tái jīn quē rú mèng zhōng,
银台金阙如梦中,
qín huáng hàn wǔ kōng xiāng dài.
秦皇汉武空相待。
jīng wèi fèi mù shí, yuán tuó wú suǒ píng.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jūn bú jiàn lí shān mào líng jǐn huī miè, mù yáng zhī zǐ lái pān dēng.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dào zéi jié bǎo yù, jīng líng jìng hé néng.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qióng bīng dú wǔ jīn rú cǐ,
穷兵黩武今如此,
dǐng hú fēi lóng ān kě chéng?
鼎湖飞龙安可乘?

“牧羊之子来攀登”平仄韵脚

拼音:mù yáng zhī zǐ lái pān dē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牧羊之子来攀登”的相关诗句

“牧羊之子来攀登”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牧羊之子来攀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牧羊之子来攀登”出自李白的 《登高丘而望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