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惶恐泣孤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地名惶恐泣孤臣”出自宋代苏轼的《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míng huáng kǒng qì gū ch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地名惶恐泣孤臣”全诗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扶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初到赣州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旅途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千里外二毛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
(蜀道有错喜欢铺,
在大散关上。)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
积雨扶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
此生何止略知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初到赣州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先,诗中的“七千里外二毛人”指的是苏轼自己,在他离开家乡七千里的地方,他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心中充满了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接着,诗中的“十八滩头一叶身”描绘了苏轼在赣州沿途经过的十八个滩头,以及他在那里的短暂停留。这里的“一叶身”意味着苏轼在这陌生的地方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

然后,诗中的“山忆喜欢劳远梦”表达了苏轼对于故乡山川的怀念之情。他在蜀地行走时,发现蜀道有错,他内心感到不安和困惑。

接下来,诗中的“地名惶恐泣孤臣”描绘了赣州地名中蕴含的历史和苏轼对于历史的思考。这里的“孤臣”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在赣州被俘后泣血。

最后,诗中的“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扶舟减石鳞”表达了苏轼对于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能够乘着顺风航行,在逆境中得到帮助,减少困难和阻碍。

整首诗以苏轼自身的身世和旅途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背景,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文学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地名惶恐泣孤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ā yuè qī rì chū rù gàn guò huáng kǒng tān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qī qiān lǐ wài èr máo rén, shí bā tān tóu yī yè shēn.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shān yì xǐ huān láo yuǎn mèng, shǔ dào yǒu cuò xǐ huān pù, zài dà sàn guān shàng.
山忆喜欢劳远梦,(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
dì míng huáng kǒng qì gū chén.
)地名惶恐泣孤臣。
cháng fēng sòng kè tiān fān fù, jī yǔ fú zhōu jiǎn shí lín.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扶舟减石鳞。
biàn hé yǔ guān chōng shuǐ shǒu, cǐ shēng hé zhǐ lüè zhī jīn.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地名惶恐泣孤臣”平仄韵脚

拼音:dì míng huáng kǒng qì gū ché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地名惶恐泣孤臣”的相关诗句

“地名惶恐泣孤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地名惶恐泣孤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地名惶恐泣孤臣”出自苏轼的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