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江南南岸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踏遍江南南岸山”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à biàn jiāng nán nán àn shā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踏遍江南南岸山”全诗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登上惠山绝顶俯瞰太湖时的景致和感受。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踏遍江南南岸山,
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
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
半岭松声万壑传。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轼登上惠山绝顶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他对江南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致的敏感。首句"踏遍江南南岸山"表达了他对江南山脉的广泛探索,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山水景致的深入了解。"逢山未免更留连"表明诗人对山的吸引力,表达了他对山景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景象。"小团月"指的是月亮,诗人将月亮带到山巅,以烘托出山巅的高远和灵秀。"人间第二泉"则指的是太湖,表达了太湖水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描绘了惠山绝顶的景色。"石路萦回九龙脊"形象地展示了山路蜿蜒曲折的景象,给人以迷离的感觉。"水光翻动五湖天"则表达了太湖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辽阔和壮丽的感受。

最后两句"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孙登"是指诗中的人物,他无语而归,表现出诗人对景色的震撼和无法言语的感受。"半岭松声万壑传"描绘了山中松树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山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细节,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现了苏轼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然的超越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踏遍江南南岸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ì shān yè qián dào rén pēng xiǎo lóng tuán dēng jué dǐng wàng tài hú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tà biàn jiāng nán nán àn shān, féng shān wèi miǎn gèng liú lián.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dú xié tiān shàng xiǎo tuán yuè, lái shì rén jiān dì èr quán.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shí lù yíng huí jiǔ lóng jǐ, shuǐ guāng fān dòng wǔ hú tiān.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sūn dēng wú yǔ kōng guī qù, bàn lǐng sōng shēng wàn hè chuán.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踏遍江南南岸山”平仄韵脚

拼音:tà biàn jiāng nán nán àn shā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踏遍江南南岸山”的相关诗句

“踏遍江南南岸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踏遍江南南岸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踏遍江南南岸山”出自苏轼的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