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复见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乃复见余”全诗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髻下吉换米}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时运四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陶时运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髻下吉换米}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中文译文:
早晨朝阳升起,谁来拜访我的小屋。
子孙们远道而来,笑语不断。
剪下头发的吉祥发饰,垂在我的头上,覆盖在我的葫芦壶上。
三年一梦,终于再次见到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和陶时运的联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场景,反映了两位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喜悦。
诗的开篇,苏轼形容清晨的景色,朝阳升起,充满生机。然后,他询问谁来拜访他的小屋,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期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子孙们遥远的旅程,他们笑谈不断,给人一种热闹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剪下的吉祥发饰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幸福和吉祥。这些发饰垂在苏轼的头上,也覆盖在他的葫芦壶上,象征着他的幸福和团圆之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喜。苏轼说自己三年来一直做着同一个梦,而在这个梦中,他终于再次见到了他的友人陶时运,这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思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欢乐、亲情和友情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欢迎。通过描绘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苏轼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这首诗展现了宋代士人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是一首充满温暖和喜悦的佳作。
“乃复见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táo shí yùn sì shǒu
和陶时运四首
dàn cháo dīng dīng, shuí kuǎn wǒ lú.
旦朝丁丁,谁款我庐。
zǐ sūn yuǎn zhì, xiào yǔ fēn rú.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jiǎn jì xià jí huàn mǐ chuí tiáo, fù cǐ hù hú.
剪{髻下吉换米}垂髫,覆此瓠壶。
sān nián yī mèng, nǎi fù jiàn yú.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乃复见余”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