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云深夜无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洞口云深夜无月”全诗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游三游洞》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三游洞》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冻雨霏霏半成雪,
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
洞口云深夜无月。
译文:
冻雨飘飘几乎变成雪,
行人的鞋冻得青苔滑。
毫不在乎,携带被躺在岩石底,
洞口云雾深处,夜晚无月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冰冷而幽静的景象。诗中的游人穿行在冻雨中,鞋底被冻得滑溜,但他们并不在意,选择在洞穴里休息。洞口云雾弥漫,夜晚没有月光。这首诗通过描绘寂静、寒冷和孤寂的氛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冷静和无欲的境界。
赏析:
《游三游洞》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刻画了一幅景色凄凉、安静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冻雨几乎变成雪的景象,以及游人的鞋底冻滑,展示了严寒的自然环境。然而,诗人又通过游人不辞携被躺在岩石底的描写,表达了对物质舒适的超脱态度。洞口云雾深处,夜晚无月光,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静和深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然的氛围。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通过简短的文字,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凄凉寂静的意境,让读者在安静中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洞口云深夜无月”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sān yóu dòng
游三游洞
dòng yǔ fēi fēi bàn chéng xuě, yóu rén jù dòng cāng tái huá.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bù cí xié bèi yán dǐ mián, dòng kǒu yún shēn yè wú yuè.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洞口云深夜无月”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