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世文章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应世文章手”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shì wén zhāng shǒu,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应世文章手”全诗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应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
朝多侧目忌,士有拊心哀。
书蠹平生简,香寒後夜灰。
悠悠国西路,空得葬车回。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应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
朝多侧目忌,士有拊心哀。
书蠹平生简,香寒后夜灰。
悠悠国西路,空得葬车回。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写给已故的吴公的挽辞,表达了对吴公才能和品德的赞美,同时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才受到排挤和压迫的悲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已故的吴公的赞美和对时代现实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朝政腐败和人才被忽视的不满之情。

诗的第一句“应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表达了吴公在文章才能方面的卓越,以及他在政务才干方面的适应性。这两句话赞美了吴公对时代的应对能力和他在政治上的品德。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朝多侧目忌,士有拊心哀。”则揭示了朝廷中的斗争和忌讳,以及人才们因此而感到的失望和悲伤。这里的“朝多侧目忌”指的是朝廷中的斗争和争权夺利,人才们因为竞争激烈而备受排挤和忌妒。

接下来的两句“书蠹平生简,香寒后夜灰。”暗喻了吴公一生的辛勤工作和殚精竭虑,但他的成果却被埋没和忽视。这里的“书蠹”指的是书籍中的虫蛀,比喻人才的才华被埋没和糟蹋。而“香寒后夜灰”则表达了吴公的才华虽然曾经闪耀,但现在已经消逝和凋零。

最后两句“悠悠国西路,空得葬车回。”表达了对吴公的怀念和对逝者的追思之情。这里的“悠悠国西路”意味着远行或离去,暗示吴公已经去世,而“空得葬车回”则暗示吴公的丧葬没有得到应有的追悼和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已故吴公的赞美和对时代现实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朝政腐败和人才被忽视的不满之情,同时展现了对吴公的怀念和对逝者的追思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应世文章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èng sù wú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

yīng shì wén zhāng shǒu, yí mín zhèng shì cái.
应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
cháo duō cè mù jì, shì yǒu fǔ xīn āi.
朝多侧目忌,士有拊心哀。
shū dù píng shēng jiǎn, xiāng hán hòu yè huī.
书蠹平生简,香寒後夜灰。
yōu yōu guó xī lù, kōng dé zàng chē huí.
悠悠国西路,空得葬车回。

“应世文章手”平仄韵脚

拼音:yīng shì wén zhāng shǒu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应世文章手”的相关诗句

“应世文章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应世文章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应世文章手”出自王安石的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