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事遇嫌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触事遇嫌猜”全诗
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代陈景元书于太一宫道院壁》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代陈景元书于太一宫道院壁》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官员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遭遇的猜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山林的渴望。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
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一个官员的心声。王安石以自己的身份作为官员,描述了官员的职责和所遭遇的猜忌。"官身有吏责"意味着作为一位官员,有着种种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履行,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束缚和压力。"触事遇嫌猜"则指的是在处理事务时,常常会遭受他人的怀疑和猜忌,这使得官员们感到沮丧和困惑。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山林的渴望。"野性岂堪此"表达了官员内心深处的野性和自由之情,暗示着他们对于官场生活的不适应。"庐山归去来"则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归自然山水之间,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官员身份的反思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矛盾心理和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触事遇嫌猜”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i chén jǐng yuán shū yú tài yī gōng dào yuàn bì
代陈景元书于太一宫道院壁
guān shēn yǒu lì zé, chù shì yù xián cāi.
官身有吏责,触事遇嫌猜。
yě xìng qǐ kān cǐ, lú shān guī qù lái.
野性岂堪此,庐山归去来。
“触事遇嫌猜”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