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见斗柄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昏见斗柄回”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ūn jiàn dǒu bǐng huí,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昏见斗柄回”全诗

《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分类: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岁暮海上作》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中文译文:
孔子既已逝去,我也漂浮在海上。
天黑时看到北斗星的柄开始转动,才意识到岁星已经改变。
荡漾的船随波逐流,垂钓不需要等待。
我想问问那个乘坐船筏的人,青蓝的沧洲上还有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岁末的海上漂泊的心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孔子已经逝世,而作者自己则感到自身如同漂浮在海上,孤独无依。接着,作者在天黑时看到北斗星的柄开始转动,这象征着岁星的改变,使他意识到时光已经过去,岁月易逝。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海上的状态。他的船随波逐流,随波而行,没有特定的目的地;他垂钓的动作也不需要等待特定的时机,随心所欲。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随遇而安的态度。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正在乘坐船筏的人以及沧洲的情况的询问。沧洲是一个广阔的蓝色海岛,作者想知道在那里是否还有其他人存在,是否还有人能够分享他的孤独和无依。

整首诗以描写作者在海上的漂泊和追问为主题,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孤独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和随遇而安的向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昏见斗柄回”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uì mù hǎi shàng zuò
岁暮海上作

zhòng ní jì yǐ mò, yú yì fú yú hǎi.
仲尼既已殁,余亦浮于海。
hūn jiàn dǒu bǐng huí, fāng zhī suì xīng gǎi.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xū zhōu rèn suǒ shì, chuí diào fēi yǒu dài.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wèi wèn chéng chá rén, cāng zhōu fù shuí zài?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昏见斗柄回”平仄韵脚

拼音:hūn jiàn dǒu bǐng huí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昏见斗柄回”的相关诗句

“昏见斗柄回”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昏见斗柄回”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昏见斗柄回”出自孟浩然的 《岁暮海上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