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莺林外千声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晓莺林外千声啭”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yīng lín wài qiān shēng zhuà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晓莺林外千声啭”全诗

《句》
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句》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句》

晓莺林外千声啭,
芳草阶前一尺长。

中文译文:
清晨,林外的黄莺鸣唱千声,
阶前的芳草长得一尺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清晨景象。诗人刘禹锡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好景色。清晨的林外,黄莺们鸣唱着千声,声音如此婉转动听。而在阶前,芳草茂盛,长得高高的,给人一种春天的美好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林间,听到了黄莺的歌声,看到了阶前茂盛的芳草。黄莺的鸣唱和芳草的生长都是春天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形象传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诗词中的“晓莺林外千声啭”一句,通过描绘黄莺歌唱的声音,表达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这句中的“千声啭”形容黄莺的鸣唱声如此之多,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接着,“芳草阶前一尺长”一句,描绘了阶前茂盛的芳草,生长得高高的。这句中的“一尺长”突出了芳草的茂盛和生命力,给读者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愉悦感。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生机的赞美。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命的蓬勃活力,体味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情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晓莺林外千声啭”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ǎo yīng lín wài qiān shēng zhuàn, fāng cǎo jiē qián yī chǐ zhǎng.
晓莺林外千声啭,芳草阶前一尺长。

“晓莺林外千声啭”平仄韵脚

拼音:xiǎo yīng lín wài qiān shēng zhuà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晓莺林外千声啭”的相关诗句

“晓莺林外千声啭”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晓莺林外千声啭”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晓莺林外千声啭”出自刘禹锡的 《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