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插秧时正好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未插秧时正好耕”全诗
不嫌平野苍茫色,实厌空阶点滴声。
上策莫如常熟睡,少安毋躁会当晴。
且将穑事传童稚,未插秧时正好耕。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雨》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雨》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晓望横斜映水亭,
暮看飘洒湿帘旌。
不嫌平野苍茫色,
实厌空阶点滴声。
上策莫如常熟睡,
少安毋躁会当晴。
且将穑事传童稚,
未插秧时正好耕。
中文译文:
清晨眺望,斜照水亭,
傍晚观看,雨湿帘旌。
不嫌平原的苍茫色彩,
却厌倦空阶上滴水的声音。
最好的策略是保持常熟的睡眠,
少安毋躁,等待晴天的到来。
将农事交给幼稚的儿童,
在插秧之前正是好好耕作的时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时间的雨景,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清晨和傍晚的雨景,水亭和帘旌成为雨的映衬,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画面。作者用斜照、飘洒来形容雨水,展现了雨的形态和动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的细腻和美感。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态度。他不嫌弃平原的苍茫色彩,显示出对大自然的包容和欣赏。然而,他却厌倦空阶上滴水的声音,表达了对雨声的烦躁和不耐。
接下来的两句诗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建议。他认为最好的策略是保持常熟的睡眠,少安毋躁,等待晴天的到来。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从容,表达了对逆境的应对方式。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将农事交给童稚,提到了农耕的时机。这里既有对农耕工作的重视,也蕴含了对生命的诗意思考。未插秧时正好耕,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规律,把握时机的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雨为线索,通过对雨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处世态度的思考。同时,通过对雨的描绘和生活的比喻,传达了一种从容、顺应自然的哲理。
“未插秧时正好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ǔ
雨
xiǎo wàng héng xié yìng shuǐ tíng, mù kàn piāo sǎ shī lián jīng.
晓望横斜映水亭,暮看飘洒湿帘旌。
bù xián píng yě cāng máng sè, shí yàn kōng jiē diǎn dī shēng.
不嫌平野苍茫色,实厌空阶点滴声。
shàng cè mò rú cháng shú shuì, shǎo ān wú zào huì dāng qíng.
上策莫如常熟睡,少安毋躁会当晴。
qiě jiāng sè shì chuán tóng zhì, wèi chā yāng shí zhèng hǎo gēng.
且将穑事传童稚,未插秧时正好耕。
“未插秧时正好耕”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