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都无半点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千里都无半点山”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lǐ dōu wú bàn diǎn sh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千里都无半点山”全诗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
不教远树遮栏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分类: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头像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杨万里 翻译、赏析和诗意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里都无半点山,
如何敢望有人烟。
不教远树遮栏却,
芦荻生来直到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万里在湖尾眺望西山时的景象。诗人身处平原之地,四周没有一座山峰,因此他感到难以想象山中是否有人居住。然而,他却发现远处的树木并没有遮挡住视线,而芦苇和荻花生长得高耸入云,直达天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观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诗中的“千里都无半点山”表达了平原地区的平坦景象,没有山峰的存在。这种平坦的景象使诗人产生了对山中人烟的怀疑和想象。然而,诗人又通过描绘远处的树木没有遮挡住视线,以及芦苇和荻花高耸入云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广阔。这种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思考。它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及他对自然的深刻洞察力。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千里都无半点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ǐ zhì hú wěi wàng jiàn xī shān sān shǒu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

qiān lǐ dōu wú bàn diǎn shān, rú hé gǎn wàng yǒu rén yān.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
bù jiào yuǎn shù zhē lán què, lú dí shēng lái zhí dào tiān.
不教远树遮栏却,芦荻生来直到天。

“千里都无半点山”平仄韵脚

拼音:qiān lǐ dōu wú bàn diǎn shā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千里都无半点山”的相关诗句

“千里都无半点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千里都无半点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千里都无半点山”出自杨万里的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