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有馀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慷慨有馀悲”出自宋代文天祥的《第一百八十五》,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āng kǎi yǒu yú bē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慷慨有馀悲”全诗

《第一百八十五》
萧条四海内,慷慨有馀悲
路逢相识人,开怀无愧辞。

分类:

作者简介(文天祥)

文天祥头像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第一百八十五》文天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第一百八十五》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海内萧条,慷慨悲伤溢于言表。
在路上遇到熟识的人,心怀坦荡,无愧于言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悲伤之情。诗中的"四海内萧条"意味着整个国家的景象凄凉,社会动荡不安。作者以慷慨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局势的忧虑和悲伤。然而,当作者在路上遇到熟识的人时,他内心的坦荡和无愧使他能够坦然面对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四海内萧条"和"慷慨有馀悲"这两句,作者揭示了自己对国家困境的忧虑和悲伤之情。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路逢相识人,开怀无愧辞"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坦荡和无愧,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自信和坚定。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简洁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慷慨有馀悲”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ì yī bǎi bā shí wǔ
第一百八十五

xiāo tiáo sì hǎi nèi, kāng kǎi yǒu yú bēi.
萧条四海内,慷慨有馀悲。
lù féng xiāng shí rén, kāi huái wú kuì cí.
路逢相识人,开怀无愧辞。

“慷慨有馀悲”平仄韵脚

拼音:kāng kǎi yǒu yú bēi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慷慨有馀悲”的相关诗句

“慷慨有馀悲”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慷慨有馀悲”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慷慨有馀悲”出自文天祥的 《第一百八十五》,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