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亦难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事亦难恒”出自宋代张耒的《喜晴有感呈晁郎》,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shì yì nán hé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人事亦难恒”全诗

《喜晴有感呈晁郎》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喜晴有感呈晁郎》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喜晴有感呈晁郎》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晴有感呈晁郎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译文:
喜庆的晴天到来,山城的暴雨已经过去,窗户上还残留着清新的雨水。
老人午睡醒来,拿着拐杖在荒庭中散步。
盛夏时节,我的住所郁郁葱葱,清凉的荫庇让众人称赞。
茫茫荒野中,萱草飘扬着芳香的花朵。
我拄着拐杖仰望天空,悠然自得地感受着人生的浮华。
虽然我游荡漂泊,但并不感叹,人世间的事情也难以恒久。
一旦离开这里,与物相触也不再有感情。
为何久久地忧戚戚,只有在遇到美酒时才能心情舒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喜庆的晴天中的心情和感慨。首先,山城的暴雨已经过去,晴空重现,窗户上残留的清新雨水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清凉。老人在午睡后拿着拐杖在荒庭中散步,展示了老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中的庐指住所,描述了作者居住的地方郁郁葱葱,清凉的荫庇受到众人的赞美,显示了作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喜悦和自豪。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茫茫榛莽,指广袤的荒野,而其中扬起了萱草的花朵。这里的萱草象征着生命的盛放和美好,与作者所处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茫茫的荒野中,作者拄着拐杖仰望天空,悠然自得地感受着浮生,表达了对生命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仰。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思考。作者提到自己的漂泊和无常,并表示并不感叹。人世间的事情也难以恒久,一旦离开这里,与物相触也不再有感情。诗的最后提到,为何长时间地忧戚戚,只有在遇到美酒时才能心情舒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欣赏酒的美好,并以酒作为释放烦恼和忧虑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清新、宁静的环境的喜悦和对人生无常的洞察。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意义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喜庆时刻的庆祝和对美酒的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人事亦难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ǐ qíng yǒu gǎn chéng cháo láng
喜晴有感呈晁郎

shān chéng yín yǔ jì, chuāng hù hán yú qīng.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lǎo rén wǔ shuì zú, zhàng cè rào huāng tíng.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cháng xià wú lú xiù, qīng yīn jiāo zhòng róng.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máng máng zhēn mǎng zhōng, xuān cǎo yáng qí yīng.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zhí zhàng shì tiān rǎng, yōu rán gǎn fú shēng.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yān pō qiě wú tàn, rén shì yì nán héng.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yī dàn shě cǐ qù, chù wù bù wú qíng.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hé wéi jiǔ qī qī, yù jiǔ dàn zhī qīng.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人事亦难恒”平仄韵脚

拼音:rén shì yì nán hé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人事亦难恒”的相关诗句

“人事亦难恒”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人事亦难恒”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人事亦难恒”出自张耒的 《喜晴有感呈晁郎》,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