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闻鹤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风清闻鹤唳”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放言十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qīng wén hè l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风清闻鹤唳”全诗

《放言十首》
废兴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
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放言十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放言十首》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废兴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
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感叹。他认为人的命运是注定的,成功与失败只有自己心知肚明。他感到自己孤独,被众人排斥,不知归宿何处。他在诗中表达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的决心,即使境遇艰难,也不愿屈从于世俗的风潮。他渴望风清气正的环境,向往南山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1.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情感真挚而深刻。
2. 第一句"废兴宜有命,得失但自知"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怀疑和对自我认知的重视。他认为人生的兴衰是注定的,但对于得失只有自己最清楚。
3. "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被排斥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处境艰难,无人可依靠。
4. "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表达了作者坚守原则和信仰的决心。即使面对压力和困境,他也不愿妥协于世俗的需求和诱惑。
5. "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表达了作者向往纯净和自由的心境。他渴望远离喧嚣,寻找宁静和内心的寄托。

总之,黄庭坚的《放言十首》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他坚守信仰和原则的决心,并渴望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词凝练而深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真理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风清闻鹤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àng yán shí shǒu
放言十首

fèi xìng yí yǒu mìng, dé shī dàn zì zhī.
废兴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jǔ jǔ zhòng suǒ jì, yōu yōu shuí yǔ guī.
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wú yì gǒu bù cún, qǐ gèng yuè rǎng jī.
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
fēng qīng wén hè lì, xiǎng jiàn nán shān qī.
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

“风清闻鹤唳”平仄韵脚

拼音:fēng qīng wén hè l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风清闻鹤唳”的相关诗句

“风清闻鹤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风清闻鹤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风清闻鹤唳”出自黄庭坚的 《放言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