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曾无间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说法曾无间歇”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题万松亭》,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uō fǎ céng wú jiàn xiē,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说法曾无间歇”全诗

《题万松亭》
天柱峰无心肩,郁郁高松满川。
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说法曾无间歇,松风寺後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处参玄。
若觅向上关捩,灵乙石下流泉。
太平堂中老将,家活都无一钱。
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题万松亭》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万松亭》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柱峰无心肩,
郁郁高松满川。
万身苍髯老禅,
刳心忘义忘年。
说法曾无间歇,
松风寺后山前。
四海五湖衲子,
更於何处参玄。
若觅向上关捩,
灵乙石下流泉。
太平堂中老将,
家活都无一钱。
会得佛头著地,
不会佛脚梢天。

诗意:
这首诗以天柱峰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苍髯老禅师在高松满川的环境中修行的形象。诗人表达了禅师的高尚品质和超越世俗的境界,禅师专心致志地讲述佛法,松风寺的后山前,四海五湖的僧人都愿意前来参禅修行。诗中也提到了灵乙石下的流泉和太平堂中的老将,暗示了修行的境界超越了物质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的意义。诗人通过描述高松满川和天柱峰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与禅修的内在境界相呼应。禅师苍髯老禅,意味着他已经年老,但他专心致志地修行,忘却了个人的私欲和功名利禄。他刳心忘义忘年,意味着他舍弃了一切世俗的牵绊,专注于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道路。

诗中的松风寺后山前是禅师讲法的场所,四海五湖的衲子指的是来自各地的僧人,他们都愿意前来这里参禅修行。诗中的灵乙石下流泉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源泉。太平堂中的老将则暗示了修行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和物质追求,强调了修行者要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的意义,表达了黄庭坚对于禅修精神的推崇和赞美。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禅修者内心境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寻求内心安宁的修行之美,具有深远的禅宗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说法曾无间歇”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wàn sōng tíng
题万松亭

tiān zhù fēng wú xīn jiān, yù yù gāo sōng mǎn chuān.
天柱峰无心肩,郁郁高松满川。
wàn shēn cāng rán lǎo chán, kū xīn wàng yì wàng nián.
万身苍髯老禅,刳心忘义忘年。
shuō fǎ céng wú jiàn xiē, sōng fēng sì hòu shān qián.
说法曾无间歇,松风寺後山前。
sì hǎi wǔ hú nà zǐ, gèng yú hé chǔ cān xuán.
四海五湖衲子,更於何处参玄。
ruò mì xiàng shàng guān liè, líng yǐ shí xià liú quán.
若觅向上关捩,灵乙石下流泉。
tài píng táng zhōng lǎo jiàng, jiā huó dōu wú yī qián.
太平堂中老将,家活都无一钱。
huì de fó tóu zhe dì, bú huì fú jiǎo shāo tiān.
会得佛头著地,不会佛脚梢天。

“说法曾无间歇”平仄韵脚

拼音:shuō fǎ céng wú jiàn xiē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说法曾无间歇”的相关诗句

“说法曾无间歇”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说法曾无间歇”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说法曾无间歇”出自黄庭坚的 《题万松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