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入此佛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国土入此佛土”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法云秀禅师真赞》,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guó tǔ rù cǐ fó tǔ,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国土入此佛土”全诗

《法云秀禅师真赞》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
国土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
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
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後二百岁,亦莫予敢每。
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法云秀禅师真赞》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法云秀禅师真赞》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
国土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
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
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後二百岁,亦莫予敢每。
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中文译文:
法云大士,天然的气质。
如来的桥梁,我真实地承担。
手握住日月,断绝一切庄严。
国土进入这个佛土,位于城南。

有目无目,怀疑圣人和凡人。
击打大雷霆,洒下甘露。
在大圆镜中,慈悲与威严并存。
依照这种象征法,依靠正法而生活。

后来的二百年,也无人敢与之比肩。
谁能请这位主,成为世界的女主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法云秀禅师的赞美之作。法云秀禅师是宋代的一位杰出的佛教禅师,被描述为天然的气质和坚定的信仰。

诗中表达了法云秀禅师的卓越境界和行为,他以如来的桥梁作为自己的担负,象征着他承担了传播佛法的重任。他手握住日月,断绝了一切虚妄的庄严,以实际行动体现出自己对佛法的真实理解和实践。

诗中提到国土进入佛土,位置在城南,意味着法云秀禅师所在的地方成为了佛法的殿堂,传播佛教教义的中心。

诗中也表达了对法云秀禅师的敬仰和崇拜。诗人说,有些人有眼却看不见法云秀禅师的真实境界,怀疑他是圣人还是凡人。然而,法云秀禅师却能像雷霆一样打击邪恶,洒下甘露,展现出慈悲和威严的力量。他依照着象征法,依靠正法而生活,无人能与他相比。

最后,诗人写道,即使经过了二百年,也没有人敢与法云秀禅师相提并论。他表达了对法云秀禅师的至高评价,并希望有人能请他成为世界的女主宰,引领众生走向解脱。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赞美了法云秀禅师的高尚品质和对佛法的奉献,展现了佛教信仰的力量和影响。诗中的象征意义和对法云秀禅师的崇拜,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宗教意义和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国土入此佛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ǎ yún xiù chán shī zhēn zàn
法云秀禅师真赞

fǎ yún dà shì, tiān gǔ yán yán.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
rú lái jīn liáng, wǒ shí hé dān.
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shǒu zhuō rì yuè, duàn qǔ zhuāng yán.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
guó tǔ rù cǐ fó tǔ, wèi zhì chéng nán.
国土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yǒu mù wú mù, yí shèng yí fán.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
jī dà léi tíng, bù sǎ gān lù.
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dà yuán jìng zhōng, cí bēi wēi nù.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
wéi cǐ xiàng fǎ, yī zhèng fǎ zhù.
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hòu èr bǎi suì, yì mò yǔ gǎn měi.
後二百岁,亦莫予敢每。
shuí wèi qǐng zhǔ, shì jiè zhǔ nǚ.
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国土入此佛土”平仄韵脚

拼音:guó tǔ rù cǐ fó tǔ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国土入此佛土”的相关诗句

“国土入此佛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国土入此佛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国土入此佛土”出自黄庭坚的 《法云秀禅师真赞》,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