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衡门说可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徐孺衡门说可寻”全诗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江湛湛带枫林,
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
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
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
更令牛斗气沉沉。
诗意:
这首诗词是司马光送别沈寺丞前往南昌县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长江湛蓝的景色,以及郁郁葱葱的枫林和古老的寺庙。诗人表达了对沈寺丞的赞赏,称他为老吏,意味着他在官场上经验丰富,不容忍狡狯之徒。诗人还称赞沈寺丞为细民除冤,意味着他为百姓排除了冤屈。诗中提到了洪崖和丹井,这是南昌县的地名,表明沈寺丞将前往南昌县继续为民众服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沈寺丞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宝剑一样坚定不移地留在南昌县,继续为民众奋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同时表达了对沈寺丞的赞赏和期望。诗人通过描绘长江湛蓝的景色和郁郁葱葱的枫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古木寒云和县寺深的描写,给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感觉。诗人称赞沈寺丞为老吏,表明他在官场上的威望和能力。诗中提到的洪崖和丹井,象征着南昌县的历史和文化,也表达了诗人对沈寺丞继续为民众服务的期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沈寺丞的希望,希望他能坚定不移地留在南昌县,继续为民众排忧解难。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沈寺丞的敬佩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为民众服务的价值观。
“徐孺衡门说可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shěn sì chéng zhī nán chāng xiàn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cháng jiāng zhàn zhàn dài fēng lín, gǔ mù hán yún xiàn sì shēn.
长江湛湛带枫林,古木寒云县寺深。
lǎo lì bù néng róng jiǎo kuài, xì mín wú fù yǒu yuān qīn.
老吏不能容狡狯,细民无复有冤侵。
hóng yá dān jǐng wén yóu zài, xú rú héng mén shuō kě xún.
洪崖丹井闻犹在,徐孺衡门说可寻。
níng fù yān liú rú bǎo jiàn, gèng lìng niú dòu qì chén chén.
宁复淹留如宝剑,更令牛斗气沉沉。
“徐孺衡门说可寻”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