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五种与之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百工五种与之俱”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和君倚日本刀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gōng wǔ zhǒng yǔ zhī j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百工五种与之俱”全诗

《和君倚日本刀歌》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巾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袄凶。
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卯老。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示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嗟予乘服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叹坐流涕,鏽涩短刀何足云。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君倚日本刀歌》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昆吾道远不再通,世代传切玉谁能穷尽。
宝刀最近从日本国,越买得到的沧海。
鱼皮革装巾香木鞘,黄白色夹杂鍮和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带可以抵御袄凶。
传闻共同国在大岛,土壤生活富饶风俗喜好。
祖先徐福欺骗秦国人民,采用药物滞留儿童老。
百工五种与他一起,到现在使用都精致。
前朝贡献多次往来,读书人往往擅长辞藻。
徐福行时书给烧,逸书百篇现在还活着。
纪律不允许传中国,世上没有人认识古文。
叹我乘服想去学,水波浩荡无流通。
让人感叹坐着流泪,锈涩短刀从何谈起。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百工五种与之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jūn yǐ rì běn dāo gē
和君倚日本刀歌

kūn wú dào yuǎn bù fù tōng, shì chuán qiè yù shuí néng qióng.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bǎo dāo jìn chū rì běn guó, yuè jiǎ dé zhī cāng hǎi dōng.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yú pí zhuāng jīn xiāng mù qiào, huáng bái jiàn zá tōu yǔ tóng.
鱼皮装巾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bǎi jīn chuán rù hǎo shì shǒu, pèi fú kě yǐ rǎng ǎo xiōng.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袄凶。
chuán wén gòng guó jū dà dǎo, tǔ rǎng huó ráo fēng sú hǎo.
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
qí xiān xú fú zhà qín mín, cǎi yào yān liú tóng mǎo lǎo.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卯老。
bǎi gōng wǔ zhǒng yǔ zhī jù, zhì jīn qì yòng jiē jīng qiǎo.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qián cháo gòng xiàn lǚ wǎng lái, shì rén wǎng wǎng gōng cí zǎo.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xú fú xíng shí shū shì fén, yì shū bǎi piān jīn shàng cún.
徐福行时书示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lìng yán bù xǔ chuán zhōng guó, jǔ shì wú rén shí gǔ wén.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jiē yǔ chéng fú yù wǎng xué, cāng bō hào dàng wú tōng jīn.
嗟予乘服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lìng rén gǎn tàn zuò liú tì, xiù sè duǎn dāo hé zú yún.
令人感叹坐流涕,鏽涩短刀何足云。

“百工五种与之俱”平仄韵脚

拼音:bǎi gōng wǔ zhǒng yǔ zhī jù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百工五种与之俱”的相关诗句

“百工五种与之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百工五种与之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百工五种与之俱”出自司马光的 《和君倚日本刀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