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镌守冢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犹镌守冢麟”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juān shǒu zhǒng lí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犹镌守冢麟”全诗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表达了对杜公(指杜默)的追思和怀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不要惊讶我沾染了血迹,没有机会为你举行丧礼。
中文译文:不必惊讶我沾染血迹,无法为你举行丧礼。

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为杜公举行丧礼的遗憾之情。诗中的“沾襟血”象征着杜公的牺牲和殉职,诗人希望人们不要因此责怪他。

赏析:诗人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无法送别杜公的苦闷之情。通过诗中的“沾襟血”,诗人将杜公的牺牲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们对杜公的事迹和价值感到敬佩和怀念。

二、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古老的池塘归去的雁儿,春天的消息传达给了谁?
中文译文:古池中的候鸟归去了,春天的消息传达给了谁?

诗意:诗人借用池塘中归去的雁儿和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杜公生命的消逝以及他的消息将传达给何人的思考。

赏析:这两句诗以寓言和借物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离去的思念和对杜公消息将传达给谁的疑问。通过描绘故池归去的雁儿和春天的到来,诗人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与杜公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

三、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已经写下了空堂中的影子,仍然铭刻着守卫冢墓的精神。
中文译文:已经描绘了空堂中的影子,依然铭刻着守护陵墓的精神。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杜公的忠诚和对他守护冢墓精神的称赞。

赏析:这两句诗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杜公忠诚和守护冢墓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虚堂影”和“守冢麟”,诗人将杜公的形象与守护墓地的精神相结合,彰显了杜公的高尚品质和不朽价值。

四、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门徒和昔日的吏员,将在道路旁边立碑纪念。
中文译文:门徒和昔日的官吏,将在道路旁立碑铭记。

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和杜公的门徒和昔日的吏员将共同纪念杜公的决心和承诺诗意:诗人表达了自己和杜公的门徒和昔日的吏员将共同纪念杜公的决心和承诺,以表达对杜公的崇敬和对他事业的延续的决心。

赏析: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与杜公的门徒和昔日的吏员将共同纪念杜公的决心和承诺。通过描绘“门生”和“旧吏”,诗人将杜公的影响力和教诲延续下去的意愿展示出来。立碑纪念象征着对杜公事业的延续和对他精神的传承。

以上是对《太师杜公挽词五首》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这组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杜公的思念和对他人格及事业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杜公精神的传承和对他价值的延续的决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犹镌守冢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ài shī dù gōng wǎn cí wǔ shǒu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mò guài zhān jīn xuè, wú yóu zuò diào bīn.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gù chí guī qù yàn, chūn xìn jiàn hé rén.
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yǐ xiě xū táng yǐng, yóu juān shǒu zhǒng lín.
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mén shēng yǔ jiù lì, jiāng lì dào bàng mín.
门生与旧吏,将立道傍珉。

“犹镌守冢麟”平仄韵脚

拼音:yóu juān shǒu zhǒng lí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犹镌守冢麟”的相关诗句

“犹镌守冢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犹镌守冢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犹镌守冢麟”出自梅尧臣的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