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复使桓公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能复使桓公怒”出自明代高启的《姑苏杂咏 短簿祠》,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néng fù shǐ huán gōng n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不能复使桓公怒”全诗

《姑苏杂咏 短簿祠》
下马空林问庙扉,衣冠寂寞掩尘帏。
不能复使桓公怒,莫怪年来祭客稀。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短簿祠》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姑苏杂咏 短簿祠》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马空林问庙扉,
衣冠寂寞掩尘帏。
不能复使桓公怒,
莫怪年来祭客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庙宇的景象,诗人下马来到空荡荡的林中,询问庙门是否开启。庙内的衣冠神像寂寞地被尘帏遮掩着。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再使桓公(指神像)发怒,也难怪多年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少了。

赏析:
《姑苏杂咏 短簿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庙宇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庙宇被描绘得空旷而寂寞,衣冠神像被尘帏遮掩,象征着祭祀的减少和人们对神灵的冷漠。诗人无法再使神像发怒,暗示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信仰的减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传统信仰衰落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不能复使桓公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duǎn bù cí
姑苏杂咏 短簿祠

xià mǎ kōng lín wèn miào fēi, yì guān jì mò yǎn chén wéi.
下马空林问庙扉,衣冠寂寞掩尘帏。
bù néng fù shǐ huán gōng nù, mò guài nián lái jì kè xī.
不能复使桓公怒,莫怪年来祭客稀。

“不能复使桓公怒”平仄韵脚

拼音:bù néng fù shǐ huán gōng nù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不能复使桓公怒”的相关诗句

“不能复使桓公怒”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不能复使桓公怒”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不能复使桓公怒”出自高启的 《姑苏杂咏 短簿祠》,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